行政协议确定的合法性标准与类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第2章 行政协议认定的现实图景 | 第11-20页 |
2.1 案例导入:息诉罢访补偿协议 | 第11-13页 |
2.1.1 基本案情 | 第11-12页 |
2.1.2 审理情况 | 第12页 |
2.1.3 争议焦点 | 第12-13页 |
2.2 法院认定标准:群案样态 | 第13-18页 |
2.2.1 样本案件的来源 | 第13-14页 |
2.2.2 样本案件的分析 | 第14-18页 |
2.3 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炼金石”:息诉罢访补偿协议 | 第20-28页 |
3.1 息诉罢访案 | 第20-21页 |
3.1.1 案件简介 | 第20-21页 |
3.2 已有理论 | 第21-22页 |
3.3 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3.3.1 “主体标准说” | 第22页 |
3.3.2 “公权力的作用”核心标准说 | 第22-23页 |
3.3.3 “行政法上权利义务核心标准”说 | 第23-25页 |
3.3.4 “七特点标准”说 | 第25页 |
3.3.5 “五要素标准”说 | 第25-26页 |
3.4 小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新标准的提出:“主体——目的”两层次说 | 第28-33页 |
4.1 标准建构之基础 | 第28-30页 |
4.1.1 标准来源:本土化的司法实务 | 第28-29页 |
4.1.2 经济性原则 | 第29页 |
4.1.3 可操作性标准 | 第29-30页 |
4.2 “主体——目的”两层次说 | 第30-32页 |
4.2.1 已有学说 | 第30-31页 |
4.2.2 新方法的提出:“两层次”标准修正论 | 第31-32页 |
4.3 小结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