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5 预期结果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基础理论 | 第12-16页 |
2.1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4页 |
2.2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价值意义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现状 | 第16-22页 |
3.1 我国民事诉讼适用电子送达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第16-17页 |
3.2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立法现状 | 第17-18页 |
3.3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司法实践现状 | 第18-22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7页 |
4.1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在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4.1.1 缺乏实施细则 | 第22-23页 |
4.1.2 缺乏确认收悉认定标准 | 第23页 |
4.1.3 缺乏法律责任追究规定 | 第23-24页 |
4.2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4.2.1 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问题 | 第24页 |
4.2.2 有关确认技术标准缺乏的问题 | 第24-25页 |
4.2.3 操作程序及送达系统不统一与不明确的问题 | 第25页 |
4.2.4 适用比率不高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五章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完善 | 第27-36页 |
5.1 完善理念意识内容 | 第27-28页 |
5.1.1. 尝试当事人送达辅助职权送达的模式 | 第27页 |
5.1.2. 适度引导增强电子送达的作用与地位 | 第27-28页 |
5.2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 第28-32页 |
5.2.1 细化电子送达详尽实施规则 | 第29-31页 |
5.2.2 明确送达制度的责任规定 | 第31-32页 |
5.3 完善管理机制建设 | 第32-34页 |
5.3.1 建设统一电子送达管理规定 | 第32页 |
5.3.2 完善全国法院统一电子送达平台 | 第32-33页 |
5.3.3 强化电子送达人员技能 | 第33-34页 |
5.3.4 适度激励和推广电子送达应用 | 第34页 |
5.4 加强技术创新及安全保障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