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SCCPs的基本特征 | 第9-10页 |
1.2 SCCPs的POPs特性 | 第10-13页 |
1.2.1 持久性 | 第10-11页 |
1.2.2 生物蓄积性 | 第11页 |
1.2.3 远距离迁移性 | 第11-12页 |
1.2.4 毒性 | 第12-13页 |
1.3 环境水平与污染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大气 | 第13-14页 |
1.3.2 水 | 第14页 |
1.3.3 沉积物 | 第14页 |
1.3.4 生物 | 第14-15页 |
1.3.5 母乳和食品 | 第15-16页 |
1.4 SCCPs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1 提取方法 | 第16页 |
1.4.2 净化方法 | 第16-17页 |
1.5 仪器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1.5.1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 | 第17页 |
1.5.2 气相色谱-电子轰击串联质谱(GC-EI/MS) | 第17-18页 |
1.5.3 气相色谱-低分辨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ECNI-LRMS) | 第18页 |
1.6 SCCPs人体暴露途径 | 第18页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8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样品的采集与实验流程 | 第19-27页 |
2.1 样品的采集 | 第19-20页 |
2.1.1 样品的采集区域 | 第19-20页 |
2.1.2 食品样品的烹调 | 第20页 |
2.1.3 食品样品的混合 | 第20页 |
2.2 实验流程 | 第20-27页 |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0-22页 |
2.2.2 试验方法的确立 | 第22-23页 |
2.2.3 样品前处理 | 第23-24页 |
2.2.4 定量方法和仪器分析 | 第24-26页 |
2.2.5 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第3章 食品及大气样品中SCCPs的含量水平及同系物分布特征 | 第27-59页 |
3.1 不同地方食品样品的研究 | 第27-42页 |
3.1.1 灵寿县食品样品的研究 | 第27-30页 |
3.1.2 无极县食品样品的研究 | 第30-33页 |
3.1.3 赞皇县食品样品的研究 | 第33-36页 |
3.1.4 井陉县食品样品的研究 | 第36-39页 |
3.1.5 裕华区食品样品的研究 | 第39-42页 |
3.2 不同地方食品样品中SCCPs的含量及同系物分布特征对比 | 第42-45页 |
3.2.1 不同地方食品样品中SCCPs的含量对比 | 第42-43页 |
3.2.2 所有食品样品中SCCPs的同系物分布特征 | 第43-45页 |
3.3 大气样品中SCCPs的含量水平及同系物分布特征 | 第45-58页 |
3.3.1 不同季节大气样品中SCCPs | 第45-57页 |
3.3.2 不同季节大气样品中SCCPs含量及同系物分布特征对比 | 第57-58页 |
3.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人体暴露风险评估研究 | 第59-63页 |
4.1 食品暴露风险评估研究方法 | 第59页 |
4.2 食品暴露风险评估初步研究 | 第59-61页 |
4.3 大气暴露风险评估研究方法 | 第61页 |
4.4 大气暴露风险评估初步研究 | 第61-62页 |
4.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5.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