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关于“公共政策传播”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关于“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方面的研究 | 第13-15页 |
3. 关于“媒介在公共政策传播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 | 第15-17页 |
4. 文献研究总结与缺憾 | 第17-18页 |
(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中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 第19-33页 |
(一)公共政策传播概述 | 第19-26页 |
1. 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的发展 | 第19-21页 |
2. 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中存在的主要信息传播模式 | 第21-23页 |
3. 公共政策信息及传播的特点 | 第23-25页 |
4. 传播对于公共政策过程的适用阶段及影响 | 第25-26页 |
(二)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现状特点及传播过程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1. 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现状特点 | 第26页 |
2. 政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传播失效 | 第26-28页 |
(三)传播失效对政策调整和执行过程的影响 | 第28-29页 |
1. 降低政策的执行效率 | 第28页 |
2. 影响政策科学调整 | 第28-29页 |
3. 造成政府对社会问题的误判 | 第29页 |
(四)传播失效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1. 传播渠道单一 | 第29页 |
2. 信息传播渠道狭长 | 第29-30页 |
3. 缺少高效的互动反馈平台 | 第30页 |
4. 政策决策层的错误 | 第30-33页 |
二、社交媒体成为公共政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 第33-43页 |
(一)社交媒体简述 | 第33-36页 |
1. 认识“社交媒体” | 第33-34页 |
2. 社交媒体的发展 | 第34-36页 |
(二)社交媒体能够改善传播失效问题 | 第36-40页 |
1. 解决传播失效问题思路 | 第36-37页 |
2. 社交媒体能够为政策传播带来的效果 | 第37-38页 |
3. 社交媒体能够为政策过程带来的帮助 | 第38-40页 |
(三)社交媒体应用到公共政策传播中的对政治、社会方面带来的影响 | 第40-43页 |
1. 社交媒体应用到公共政策传播中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40-41页 |
2. 社交媒体应用到公共政策传播中带来的消极影响 | 第41-43页 |
三、公共政策传播中社交媒体的理论应用 | 第43-53页 |
(一)在社交媒体中构建“议程设置” | 第43-45页 |
1. 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应用 | 第43页 |
2.“社交媒体”建立议程设置的条件和控制 | 第43-45页 |
3. 社交媒体中构建政策宣传的“议程设置”将带来的效果 | 第45页 |
(二)社交媒体中“舆论领袖”的特点和作用——以实名认证微博为例 | 第45-48页 |
1.“学者型”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及在政策传播中的作用 | 第46-47页 |
2. 拥有“官方背景”的个人微博的传播特点及在政策传播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3. 党政机构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在政策传播方面的作用 | 第48页 |
(三)充分发挥社交媒介背后的“人际传播”力量 | 第48-53页 |
1. 社交媒介中的“网络人际传播” | 第48-50页 |
2. 社交媒介中“人际传播”背后的人际传播 | 第50-53页 |
四、社交媒介存在的公共政策传播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第53-59页 |
(一)社交媒介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3-55页 |
1. 无效信息泛滥 | 第53页 |
2. 网络监管困难 | 第53-54页 |
3. 社交媒介对于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 | 第54页 |
4. 网民素养不高 | 第54-55页 |
(二)针对社交媒介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一些策略建议 | 第55-56页 |
1. 加强网络监管 | 第55页 |
2.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 第55页 |
3. 加强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55-56页 |
(三)对公共政策传播的发展的一些建议 | 第56-59页 |
1. 信息源需要越来越开放 | 第56-57页 |
2. 政策传播中的受众地位需要改变 | 第57页 |
3. 让公众拥有的在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