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耳轴式数控回转工作台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页
    1.2 耳轴式数控回转工作台的种类和特点第11-14页
        1.2.1 蜗轮蜗杆副传动式回转工作台第11-12页
        1.2.2 弧面凸轮副传动式回转工作台第12-13页
        1.2.3 直接驱动式回转工作台第13-14页
    1.3 数控回转工作台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4-18页
        1.3.1 数控回转工作台国内发展状况第15-16页
        1.3.2 数控回转工作台国外发展状况第16-18页
    1.4 伺服系统概述第18-20页
        1.4.1 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1.4.3 直驱式永磁交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永磁同步直驱力矩伺服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2-33页
    2.1 永磁同步直驱力矩伺服电机的内部结构第22-23页
    2.2 电机坐标变换第23-26页
        2.2.1 Clark变换以及逆变换第23-24页
        2.2.2 Park变换以及Park逆变换第24-26页
    2.3 永磁同步直驱力矩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6-30页
        2.3.1 永磁同步直驱力矩电机坐标轴的选取第26页
        2.3.2 永磁同步直驱力矩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6-30页
    2.4 永磁同步直驱力矩电机的选取第30-32页
        2.4.1 耳轴式工作台简介第30页
        2.4.2 工作台驱动元件的选择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模型的建立第33-44页
    3.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第33页
    3.2 SVPWM的调制原理第33-36页
    3.3 SVPWM算法的建立第36-39页
        3.3.1 判断空间电压矢量U_(OYT)所在的区域第37页
        3.3.2 确定各扇区相邻两非零矢量和零矢量作用时间第37-38页
        3.3.3 确定各个扇区的矢量切换点第38-39页
    3.4 通过Simulink进行SVPWM的建模仿真第39-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永磁同步直驱力矩电机控制系统的建立和仿真分析第44-60页
    4.1 MATLAB的Simulink模块简介第44页
    4.2 各个仿真模块的建立第44-50页
        4.2.1 逆变器模块第45页
        4.2.2 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的PI控制器模块第45-48页
        4.2.3 Clark以及Park变换的Simulink模型的建立第48-50页
    4.3 永磁同步力矩电机控制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分析第50-58页
        4.3.1 永磁同步力矩电机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4.3.2 直驱力矩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第52-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模糊自适应位置环的研究与仿真分析第60-75页
    5.1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第60-61页
        5.1.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第60-61页
        5.1.2 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第61页
    5.2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61-65页
        5.2.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组成第61-62页
        5.2.2 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设定第62-63页
        5.2.3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63-65页
    5.3 模糊自适应位置环控制研究第65-66页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6-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直驱力矩电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第75-86页
    6.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的设计第75-76页
    6.2 数字控制单元设计第76-80页
        6.2.1 TMS320F28335的主电路第76-77页
        6.2.2 TMS320F28335的外围电路第77-80页
    6.3 功率驱动单元设计第80-81页
    6.4 故障保护电路的设计第81-82页
    6.5 母线电压加测电路第82-83页
    6.6 温度检测第83页
    6.7 死区电路第83-84页
    6.8 PCB的设计与制造第84-85页
    6.9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7章 直驱力矩电机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第86-97页
    7.0 编程环境第86-87页
    7.1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第87页
    7.2 交流伺服系统的主程序第87-88页
    7.3 PWM中断模块程序第88-90页
    7.4 AD采样模块程序第90-91页
    7.5 转子初始定位程序第91页
    7.6 角度计算程序第91-92页
    7.7 速度计算程序第92页
    7.8 闭环PI控制程序第92-94页
    7.9 生成SVPWM波程序第94-95页
    7.10 SCI通信模块和故障中断服务程序第95-97页
        7.10.1 SCI中断服务程序第95-96页
        7.10.2 故障中断服务程序第96-97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8.1 结论第97页
    8.2 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速磨削温度的有限元仿真研究
下一篇:单晶镍纳米加工的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