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

基于对偶四元数的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6页
        1.2.1 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2 惯性导航算法的发展现状第14-16页
        1.2.3 对偶四元数应用于导航中的概况第16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理论第18-31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惯性导航的基本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第18-19页
        2.2.1 惯性导航的基本坐标系第18-19页
        2.2.2 各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第19页
    2.3 地球的基本信息第19-21页
        2.3.1 地球的形状第19-20页
        2.3.2 地球的主曲率半径第20-21页
    2.4 捷联惯性导航的算法设计第21-28页
        2.4.1 捷联算法中姿态矩阵的计算第21-24页
        2.4.2 四元数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第24-25页
        2.4.3 等效旋转矢量法第25-27页
        2.4.4 各种姿态算法的比较第27页
        2.4.5 姿态角的提取第27-28页
    2.5 速度更新第28-29页
    2.6 位置更新第29-30页
        2.6.1 直接数值积分第29页
        2.6.2 位置矩阵的及时修正第29-30页
    2.7 更新周期第30页
    2.8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圆锥误差及划船误差第31-47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圆锥误差分析第31-35页
        3.2.1 典型的圆锥运动第31-33页
        3.2.2 圆锥效应产生的机理第33页
        3.2.3 圆锥误差产生的原因第33-35页
    3.3 圆锥运动的旋转矢量算法第35-42页
        3.3.1 精度准则第36-37页
        3.3.2 旋转矢量的优化算法第37页
        3.3.3 角速率输入情况下的圆锥误差补偿第37-41页
        3.3.4 圆锥误差的算法仿真第41-42页
    3.4 划船误差第42-45页
        3.4.1 划船误差的优化算法第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对偶四元数导航第47-60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对偶数基础理论第47-51页
        4.2.1 对偶数第47-48页
        4.2.2 对偶四元数第48-49页
        4.2.3 螺旋矢量第49-51页
    4.3 对偶四元数导航设计第51-54页
        4.3.1 坐标分离第51-52页
        4.3.2 对偶四元数导航模型第52-54页
    4.4 对偶四元数导航算法第54-59页
        4.4.1 对偶四元数的螺旋补偿算法第54-55页
        4.4.2 对偶四元数的算法编排第55-57页
        4.4.3 对偶四元数初值的确定第57-59页
        4.4.4 导航信息的输出第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对偶四元数导航算法分析及简化算法第60-79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对偶四元数与传统导航算法的分析第60-69页
        5.2.1 螺旋矢量与旋转矢量第60-62页
        5.2.2 微分方程的比较第62-63页
        5.2.3 螺旋矢量修正与圆锥、划船算法修正的分析第63-69页
    5.3 速度更新的分析第69-71页
        5.3.1 传统算法的速度更新算法第70-71页
        5.3.2 对偶四元数算法的速度更新算法第71页
    5.4 对偶四元数导航的简化运算第71-74页
        5.4.1 姿态算法的简化第72页
        5.4.2 推力速度的更新第72-73页
        5.4.3 引力速度的简化算法第73页
        5.4.4 位置速度的简化算法第73-74页
    5.5 算法的仿真第74-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实验验证及分析第79-89页
    6.1 引言第79页
    6.2 复杂动态条件下的仿真实验第79-83页
    6.3 实验验证第83-88页
    6.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外图像生成与目标跟踪仿真平台设计
下一篇:具有外部扰动、电机故障的空间机器人智能容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