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踏面及轮径差对高速动车组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4页 |
| ·世界高速铁路与高速动车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我国动车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2 SIMPACK简介及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16-26页 |
| ·SIMPACK软件介绍简介 | 第16-19页 |
| ·SIMPACK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 第16-18页 |
| ·SIMPACK模块介绍 | 第18-19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 ·SIMPACK中多体系统运动方程理论 | 第19-21页 |
| ·车辆多体动力学建模基本理论 | 第2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3 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40页 |
|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化原则 | 第26-28页 |
| ·车辆系统模型 | 第28-34页 |
| ·动车组系统动力学的数值仿真基本流程 | 第28-29页 |
| ·系统自由度及作用力和动力学参数 | 第29-31页 |
| ·系统动力学模型拓扑图 | 第31-32页 |
| ·模型中的非线性处理 | 第32-34页 |
| ·SIMPACK轮轨外形的产生 | 第34-37页 |
| ·SIMPACK轮轨外形数值离散流程 | 第34-35页 |
| ·SIMPACK轮轨外形产生过程 | 第35-37页 |
| ·轨道模型 | 第37-38页 |
| ·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模型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不同踏面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 第40-60页 |
| ·曲线通过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40-41页 |
| ·车轮踏面及钢轨轨头介绍 | 第41-45页 |
| ·车轮踏面的作用及类型 | 第41-42页 |
| ·三种踏面的比较 | 第42-45页 |
|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45-58页 |
| ·通过半径为800m的曲线 | 第45-51页 |
| ·通过半径为7000m的曲线 | 第51-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5 轮径差对高速动车组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 第60-76页 |
| ·理论受力分析 | 第60-62页 |
| ·轮径差的种类 | 第62-63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74页 |
| ·通过半径为800m的曲线 | 第63-68页 |
| ·通过半径为7000m的曲线 | 第68-72页 |
| ·不同形式轮径差的比较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