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引言第14-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3 概念界定、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本文关于创新能力的概念第16页
        1.3.2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9-31页
    2.1 有关创新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第19-22页
    2.2 有关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第22-24页
    2.3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第24-29页
        2.3.1 国外文献综述第25-26页
        2.3.2 国内文献综述第26-29页
    2.4 文献述评第29-31页
第3章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第31-39页
    3.1 OFDI与提升中国创新能力的路径比较分析第31-32页
    3.2 对发展中国家OFDI影响中国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第32-35页
        3.2.1 企业层面第33-34页
        3.2.2 产业层面第34页
        3.2.3 国家层面第34-35页
    3.3 对发达国家OFDI影响母国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第35-39页
        3.3.1 企业层面第35-36页
        3.3.2 产业层面第36-37页
        3.3.3 国家层面第37-39页
第4章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第39-65页
    4.1 中国创新能力衡量指标的选择及测算第39-45页
        4.1.1 中国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水平第39-42页
        4.1.2 创新能力代理变量的选择第42-43页
        4.1.3 基于随机前沿的创新生产效率测算第43-45页
    4.2 OFDI对创新能力溢出效应存在性的实证检验第45-51页
        4.2.1 计量模型及变量选择第45-46页
        4.2.2 实证检验及结果第46-50页
        4.2.3 结论与原因分析第50-51页
    4.3 OFDI与其他途径对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实证比较第51-55页
        4.3.1 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第51-52页
        4.3.2 实证检验与结果第52-53页
        4.3.3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第53-54页
        4.3.4 结论与原因分析第54-55页
    4.4 基于不同东道国OFDI对中国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实证比较第55-62页
        4.4.1 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第55-57页
        4.4.2 实证检验与结果第57-60页
        4.4.3 结论与原因分析第60-62页
    4.5 OFDI对中国创新能力溢出效应基于母国地区差异的实证检验第62-65页
        4.5.1 计量模型及变量选择第62-63页
        4.5.2 实证检验及结果第63页
        4.5.3 结论与原因分析第63-65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65-68页
    5.1 企业层面第65-66页
        5.1.1 合理规划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第65页
        5.1.2 创新需求高的企业扩大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规模第65-66页
        5.1.3 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第66页
    5.2 国家层面第66-68页
        5.2.1 考虑地区差异,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措施第66页
        5.2.2 构建支持平台,完善国家创新能力体系第66-67页
        5.2.3 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营造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7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能力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