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四川省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能力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文献综述第16-22页
        1.2.1 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关系第16-20页
        1.2.3 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能力贡献的测量第20-22页
    1.3 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2-25页
        1.3.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3.2 研究框架第23页
        1.3.3 研究的创新点第23-25页
第2章 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关系第25-49页
    2.1 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第25-33页
        2.1.1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第25-27页
        2.1.2 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第27-33页
    2.2 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内涵与构成第33-41页
        2.2.1 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能力第33-35页
        2.2.2 经济发展能力的构成第35-41页
    2.3 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影响机理第41-44页
        2.3.1 技术创新能力对四川省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影响第41-42页
        2.3.2 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第42-43页
        2.3.3 技术创新能力对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第43页
        2.3.4 技术创新能力对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第43-44页
        2.3.5 技术创新能力对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第44页
    2.4 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检验第44-49页
        2.4.1 模型介绍第44页
        2.4.2 数据选取第44-45页
        2.4.3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45-49页
第3章 四川省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现状分析第49-103页
    3.1 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第49-85页
        3.1.1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建立第49-64页
        3.1.2 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分分析第64-76页
        3.1.3 四川技术创新能力现状第76-85页
    3.2 经济发展能力现状分析第85-103页
        3.2.1 经济发展能力指标的建立第85-88页
        3.2.2 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主成分分析第88-95页
        3.2.3 四川经济发展能力现状第95-103页
第4章 四川省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能力的贡献度分析第103-116页
    4.1 模型运用第103-105页
        4.1.1 模型概述第103-104页
        4.1.2 技术进步能力贡献度计算方法第104-105页
    4.2 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测算第105-109页
    4.3 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能力的贡献度测算第109-114页
    4.4 实证结果总结第114-116页
        4.4.1 四川省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相关性第114页
        4.4.2 四川省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能力的贡献度第114-116页
第5章 四川省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建议第116-128页
    5.1 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能力传导机制第116-118页
        5.1.1 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经济制度创新第116页
        5.1.2 技术创新能力改变原有要素结构第116-117页
        5.1.3 技术创新能力改变需求结构第117页
        5.1.4 技术创新能力改变产业结构第117-118页
    5.2 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建设第118-121页
        5.2.1 技术创新投入的建议第118-119页
        5.2.2 技术创新能力产出的建议第119-120页
        5.2.3 技术创新能力环境的建议第120-121页
    5.3 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提高第121-125页
        5.3.1 资源配置第122-123页
        5.3.2 产出转化机制第123-125页
    5.4 拓宽技术创新投入渠道第125-126页
        5.4.1 丰富技术创新投入方式第125-126页
        5.4.2 完善技术创新投入方式第126页
    5.5 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转移第126-128页
        5.5.1 拓展技术创新扩撒渠道第126-127页
        5.5.2 建立技术成果产业化生产模式第127-128页
结论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下一篇: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