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1 高中数学教材的特征 | 第11页 |
| 1.1.2 高中函数的特点 | 第11页 |
| 1.1.3 知识评价 | 第11页 |
| 1.1.4 知识可视化的发展 | 第11-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2.1 概念图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1.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 1.2.2 函数教学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9页 |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1.4.2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 第2章 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2.1.1 概念图 | 第19页 |
| 2.1.2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 | 第19页 |
| 2.1.3 概念图的制作 | 第19-20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 2.2.1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0页 |
| 2.2.2 APO S学习理论 | 第20-23页 |
| 第3章 高中生函数理解水平的调查分析 | 第23-33页 |
| 3.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3.2 被试的选择 | 第23-24页 |
| 3.3 测试卷的设计 | 第24-25页 |
| 3.4 调查的实施 | 第25页 |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5-32页 |
| 3.5.1 信度效度检验 | 第25-26页 |
| 3.5.2 学生函数理解水平总体分析 | 第26页 |
| 3.5.3 学生函数理解各阶段分析 | 第26-32页 |
| 3.6 调查结论 | 第32-33页 |
| 第4章 高中函数教学中概念图的实施 | 第33-55页 |
| 4.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 4.2 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 4.3 案例设计 | 第34-51页 |
| 4.3.1 《函数》新授课 | 第35-44页 |
| 4.3.2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复习课 | 第44-51页 |
| 4.4 评价方法 | 第51页 |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 4.5.1 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 第51页 |
| 4.5.2 函数理解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 4.6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 第5章 个案研究 | 第55-63页 |
| 5.1 个案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55页 |
| 5.2 个案研究的对象 | 第55页 |
| 5.3 学生A个案分析 | 第55-58页 |
| 5.4 学生B个案分析 | 第58-61页 |
| 5.5 案例的比较分析 | 第61页 |
| 5.6 个案研究的分析总结 | 第61-63页 |
| 5.6.1 概念图的适用性分析 | 第61-62页 |
| 5.6.2 概念图的限制性分析 | 第62-63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录A | 第69-73页 |
| 附录B | 第73-75页 |
| 作者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