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情杀人犯罪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激情杀人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激情”的界定 | 第13-15页 |
一、“激情”的词义 | 第13页 |
二、“激情”的心理学释义 | 第13-15页 |
三、刑法上“激情”的含义 | 第15页 |
第二节 激情杀人的概念 | 第15-18页 |
一、犯罪学意义上的激情杀人 | 第15-16页 |
二、刑法学意义上的激情杀人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激情杀人的行为特征 | 第18-19页 |
一、暴发性和不计后果性 | 第18页 |
二、暴力性 | 第18-19页 |
三、随意性 | 第19页 |
四、情绪性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激情杀人的认定 | 第21-34页 |
第一节 激情杀人的客观方面构成要件 | 第21-25页 |
一、客观原因要件——刺激因素 | 第21-23页 |
二、对象要件 | 第23页 |
三、时间要件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激情杀人的主观方面构成要件 | 第25-27页 |
一、主观认定标准 | 第25-26页 |
二、主观罪过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激情杀人与其他相关杀人行为的分析梳理 | 第27-32页 |
一、激情杀人与临时起意杀人 | 第28-30页 |
二、激情杀人与义愤杀人 | 第30-31页 |
三、激情杀人与大义灭亲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激情杀人的刑事处罚原则 | 第34-46页 |
第一节 国内外激情杀人犯罪的处罚原则 | 第34-37页 |
一、国外立法及理论研究情况 | 第34-35页 |
二、国内立法及理论研究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激情杀人从轻处罚的根据与理由 | 第37-44页 |
一、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 | 第37-38页 |
二、被害人过错 | 第38-43页 |
三、刑罚目的 | 第43页 |
四、刑法的谦抑性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激情杀人犯罪立法与司法适用的问题与完善 | 第46-53页 |
第一节 我国在激情杀人犯罪规制上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一、我国关于激情杀人犯罪立法的空缺 | 第46页 |
二、酌定量刑情节在激情杀人案件中的适用问题 | 第46-47页 |
三、法官自由裁量权不当行使 | 第47页 |
第二节 激情杀人犯罪法定化的方式 | 第47-51页 |
一、激情杀人犯罪国内外立法沿革 | 第47-48页 |
二、可在刑事立法中规定激情杀人犯罪若干模式分析 | 第48-50页 |
三、司法解释的细化 | 第50页 |
四、指导性案例的发布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完善激情杀人法定化的意义 | 第51-52页 |
一、促进自由裁量权合理行使和法官理论能力的提升 | 第51页 |
二、有利于保证量刑统一 | 第51-52页 |
三、避免相似概念混淆滥用降低司法权威性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