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犯罪量刑公信力评估与规范化路径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一、量刑公信力评估的一般性原理 | 第10-19页 |
| (一) 量刑公信力相关概念的界分 | 第10-14页 |
| 1. 刑事司法公信力 | 第10-13页 |
| 2. 刑事判决公信力 | 第13页 |
| 3. 量刑公信力 | 第13-14页 |
| (二) 量刑公信力评估的功能 | 第14-15页 |
| 1. 保障司法权威 | 第14-15页 |
| 2. 培养法律信仰 | 第15页 |
| (三) 量刑公信力评估标准 | 第15-19页 |
| 1. 法律标准 | 第16-18页 |
| 2. 社会标准 | 第18-19页 |
| 二、我国网络诈骗犯罪量刑公信力影响因素评估与分析 | 第19-40页 |
| (一) 基准犯罪事实与量刑公信力评估 | 第20-23页 |
| 1. 诈骗数额 | 第20-22页 |
| 2. 其他严重情节 | 第22-23页 |
| (二) 犯罪人状况与量刑公信力评估 | 第23-27页 |
| 1. 犯罪年龄 | 第23-25页 |
| 2. 职业状况 | 第25-26页 |
| 3. 文化程度 | 第26-27页 |
| (三) 人身危险性与量刑公信力评估 | 第27-36页 |
| 1. 自首 | 第27-28页 |
| 2. 坦白 | 第28-29页 |
| 3. 当庭自愿认罪 | 第29-30页 |
| 4. 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 | 第30-32页 |
| 5. 退赔、退赃 | 第32-33页 |
| 6. 立功 | 第33-34页 |
| 7. 累犯 | 第34-35页 |
| 8. 前科 | 第35-36页 |
| (四) 其他量刑情节与量刑公信力评估 | 第36-40页 |
| 1. 犯罪未遂 | 第36-37页 |
| 2. 从犯 | 第37-38页 |
| 3. 针对弱势群体 | 第38-39页 |
| 4. 在灾害期间犯罪 | 第39页 |
| 5. 达成刑事和解 | 第39-40页 |
| 三、我国网络诈骗犯罪量刑规范化的路径 | 第40-50页 |
| (一) 我国网络诈骗犯罪刑罚裁量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 (二) 域外量刑规范化经验的借鉴 | 第42-46页 |
| 1. 域外量刑规范化制度的解读 | 第43-45页 |
| 2. 域外量刑规范化经验的启示 | 第45-46页 |
| (三) 我国网络诈骗犯罪量刑规范化的应然路径 | 第46-50页 |
| 1. 网络诈骗犯罪量刑标准的合理化 | 第46-48页 |
| 2. 构建网络诈骗犯罪量刑信息系统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