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基于EGR技术的共轨柴油机燃烧系统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柴油机主要排放物的生成机理第14-15页
    1.3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第15-21页
        1.3.1 柴油机机内排放控制技术第16-19页
        1.3.2 柴油机机外排放控制技术第19-21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第23-39页
    2.1 缸内工作过程一维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2.1.1 基本假设第23页
        2.1.2 缸内热力过程基本方程第23-24页
        2.1.3 缸内热力过程其它方程第24-25页
    2.2 进排气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5-27页
        2.2.1 一维非定常流动基本方程第25-26页
        2.2.2 一维非定常流动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第26-27页
        2.2.3 中冷器参数的计算第27页
    2.3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数学模型第27-29页
        2.3.1 能量传递分析第27-28页
        2.3.2 压气机特性参数计算第28-29页
        2.3.3 涡轮特性参数计算第29页
    2.4 缸内工作过程三维数学模型第29-31页
        2.4.1 质量守恒方程第30页
        2.4.2 动量守恒方程第30页
        2.4.3 能量守恒方程第30-31页
    2.5 湍流运动模型第31-32页
    2.6 喷雾模型第32-34页
        2.6.1 湍流耗散模型第32页
        2.6.2 蒸发模型第32-33页
        2.6.3 碰壁模型第33-34页
        2.6.4 液滴破碎模型第34页
    2.7 燃烧模型第34-36页
    2.8 排放模型第36-39页
        2.8.1 NOx排放模型第36-37页
        2.8.2 碳烟生成模型第37-39页
第三章 不同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第39-51页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9-42页
        3.1.1 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第39页
        3.1.2 燃烧室结构参数第39-40页
        3.1.3 网格划分第40-41页
        3.1.4 模型验证第41-42页
    3.2 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第42-47页
        3.2.1 燃烧室结构对缸内速度场的影响第42-44页
        3.2.2 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第44-45页
        3.2.3 燃烧室结构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5-47页
    3.3 压缩比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第47-49页
        3.3.1 不同压缩比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第47-48页
        3.3.2 不同压缩比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燃烧室结构参数对燃烧边界适应性研究第51-65页
    4.1 不同结构燃烧室耦合EGR对柴油机的影响第51-55页
        4.1.1 不同结构燃烧室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第51-53页
        4.1.2 不同结构燃烧室耦合EGR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第53-55页
    4.2 喷油持续期对不同结构燃烧室柴油机的影响第55-59页
        4.2.1 喷油持续期对不同结构燃烧室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第55-57页
        4.2.2 喷油持续期对不同结构燃烧室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第57-59页
    4.3 涡流比对不同结构燃烧室柴油机的影响第59-64页
        4.3.1 不同涡流比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第59-61页
        4.3.2 不同涡流比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第61-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喷油参数与后喷射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第65-99页
    5.1 试验装置及一维热力学仿真模型构建第65-70页
        5.1.1 试验台架介绍第65-66页
        5.1.2 试验发动机及主要设备第66-67页
        5.1.3 整机一维热力学仿真模型构建与验证第67-69页
        5.1.4 模型验证第69-70页
    5.2 喷油时刻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第70-84页
        5.2.1 喷油时刻耦合不同EGR率对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第70-76页
        5.2.2 不同主喷油量下喷油时刻耦合EGR对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第76-80页
        5.2.3 不同转速下喷油时刻耦合EGR对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第80-84页
    5.3 喷油压力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第84-92页
        5.3.1 不同油量下喷油压力耦合EGR对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第84-88页
        5.3.2 不同转速下喷油压力耦合EGR对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第88-92页
    5.4 后喷参数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第92-96页
        5.4.1 后喷参数耦合EGR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第92-94页
        5.4.2 后喷参数耦合EGR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第94-96页
    5.5 本章小结第96-9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99-103页
    6.1 全文总结第99-101页
    6.2 展望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9-110页
附录B 参与项目情况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研究
下一篇:柴油机催化型微粒捕集器加载及再生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