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4页 |
1.1 植物病毒病及检测技术 | 第11-15页 |
1.1.1 植物病毒病 | 第11页 |
1.1.2 植物病毒的检测与鉴定技术 | 第11-15页 |
1.2 辣椒轻斑驳病毒及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PMMoV的生物学特征 | 第15-17页 |
1.2.2 PMMoV的发生情况 | 第17页 |
1.2.3 PMMoV的生物风险 | 第17-18页 |
1.3 枣树病害 | 第18-19页 |
1.4 杆状DNA病毒的概述 | 第19-20页 |
1.4.1 杆状DNA病毒的分类及基因组结构 | 第19页 |
1.4.2 杆状DNA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19-20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0-24页 |
1.5.1 目的及意义 | 第20-2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我国部分地区鲜食辣椒及其加工品中PMMOV的检测 | 第24-4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33页 |
2.1.1 样品采集 | 第24-32页 |
2.1.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32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2.2.1 改良TRIzol法提取辣椒果实中总RNA | 第33页 |
2.2.2 辣椒加工品总RNA大量提取 | 第33-34页 |
2.2.3 RT-PCR检测、克隆及测序 | 第34-35页 |
2.3 结果 | 第35-38页 |
2.3.1 鲜食辣椒中PMMoV的检测 | 第35-37页 |
2.3.2 辣椒加工品中PMMoV的检测 | 第37-38页 |
2.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枣树中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 第40-5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3.1.1 样品采集 | 第40页 |
3.1.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40-41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2.1 改良TRIzol法提取枣树叶片总RNA | 第41页 |
3.2.2 CTAB法提取枣树叶片总DNA | 第41页 |
3.2.3 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 | 第41页 |
3.2.4 PCR检测、克隆及测序 | 第41-42页 |
3.3 结果 | 第42-48页 |
3.3.1 Small RNA测序数据 | 第42-43页 |
3.3.2 Contigs的比对结果 | 第43-45页 |
3.3.3 枣树中病毒的确定及PCR验证 | 第45-47页 |
3.3.4 新疆地区枣树上杆状DNA病毒的检测 | 第47-48页 |
3.4 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枣树杆状DNA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获得及分析 | 第50-67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4.1.1 样品准备 | 第50页 |
4.1.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50-51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1-56页 |
4.2.1 CTAB法提取枣树叶片中总DNA | 第51页 |
4.2.2 PCR扩增、克隆基因组全长和测序 | 第51-54页 |
4.2.3 系统发育分析 | 第54页 |
4.2.4 RT-PCR检测滚环扩增 | 第54-55页 |
4.2.5 滚环扩增 | 第55页 |
4.2.6 Southern blot杂交 | 第55-56页 |
4.3 结果 | 第56-65页 |
4.3.1 杆状DNA病毒基因组的扩增、克隆及测序 | 第56-58页 |
4.3.2 JBV-1基因组结构分析及编码蛋白质的预测 | 第58-59页 |
4.3.3 JBV-1-sRNAs的分析 | 第59-60页 |
4.3.4 系统发育分析 | 第60-64页 |
4.3.5 游离性鉴定 | 第64-65页 |
4.4 讨论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