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车联网异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车联网异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车联网异构研究问题分析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车联网的异构分析 | 第15-25页 |
2.1 车联网的应用分析 | 第15-16页 |
2.1.1 安全类应用 | 第15-16页 |
2.1.2 非安全类应用 | 第16页 |
2.2 多种无线通信技术 | 第16-22页 |
2.2.1 DSRC技术 | 第17-18页 |
2.2.2 LTE协议 | 第18-20页 |
2.2.3 WiMax技术 | 第20-21页 |
2.2.4 IEEE 802.11ah技术 | 第21-22页 |
2.3 车辆节点的异构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5页 |
第三章 LTE-V车联网专用通信架构介绍 | 第25-29页 |
3.1 LTE-V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3.2 LTE-V关键技术 | 第26-28页 |
3.2.1 广域/热点接入技术(LTE-V-Cell) | 第27页 |
3.2.2 分布式直通技术(LTE-V-Direct)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车联网异构系统架构的机制研究及仿真 | 第29-47页 |
4.1 基于LTE和IEEE802.11p的车联网异构系统架构 | 第29-31页 |
4.1.1 系统架构中各组件功能分析 | 第29-30页 |
4.1.2 系统架构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 第30-31页 |
4.2 基于业务特性的异构网络数据分发方法 | 第31-33页 |
4.3 仿真平台 | 第33-37页 |
4.3.1 交通仿真工具Vanet MobiSim | 第33-35页 |
4.3.2 网络仿真工具NS-3 | 第35-37页 |
4.4 车联网异构系统架构在仿真工具中的实现 | 第37-46页 |
4.4.1 车辆移动拓扑轨迹的生成 | 第37-39页 |
4.4.2 系统架构在NS-3 中的实现 | 第39-45页 |
4.4.3 整体仿真流程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车联网异构通信性能仿真评估 | 第47-55页 |
5.1 网络性能评估参数 | 第47-48页 |
5.2 城市道路环境下的车联网异构性能研究与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5.2.1 城市道路环境下的仿真参数配置 | 第48-49页 |
5.2.2 城市道路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3 高速公路环境下的车联网异构性能研究与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5.3.1 高速公路环境下的仿真参数配置 | 第52-53页 |
5.3.2 高速公路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