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结构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结构抗震分析的弹性方法 | 第11-17页 |
1.2.1 地震作用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2 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 | 第12页 |
1.2.3 结构抗震的反应谱分析方法 | 第12-16页 |
1.2.4 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16-17页 |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 第17-18页 |
1.4 静力弹塑性分析概述 | 第18-19页 |
1.5 动力弹塑性分析概述 | 第19-20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21-30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基本原理 | 第21-25页 |
2.2.1 基本假设 | 第21页 |
2.2.2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 第21-22页 |
2.2.3 水平荷载的加载模式 | 第22-24页 |
2.2.4 实施步骤 | 第24-25页 |
2.3 结构目标位移的确定 | 第25-30页 |
2.3.1 能力谱方法 | 第25-27页 |
2.3.2 等效位移系数法 | 第27-30页 |
第3章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30-36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3.2.1 基本假设 | 第30-31页 |
3.2.2 实施步骤 | 第31页 |
3.3 地震波的选择 | 第31-32页 |
3.3.1 地震波的特性 | 第31页 |
3.3.2 地震波的选择原则 | 第31-32页 |
3.4 恢复力特征 | 第32-33页 |
3.5 结构动力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第33-36页 |
第4章 算例分析 | 第36-56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6页 |
4.2 结构抗震的弹性分析 | 第36-42页 |
4.2.1 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 | 第36-40页 |
4.2.2 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40-42页 |
4.3 程序PUSH&EPDA简介 | 第42-43页 |
4.4 结构抗震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3-48页 |
4.4.1 材料本构关系 | 第43-44页 |
4.4.2 罕遇地震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44-48页 |
4.5 结构抗震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48-53页 |
4.5.1 材料本构关系 | 第48-49页 |
4.5.2 罕遇地震下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49-53页 |
4.6 结构抗震的分析结果对比 | 第53-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