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主要工作 | 第13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5-31页 |
2.1 交通仿真技术研究 | 第15-23页 |
2.1.1 交通仿真简介 | 第15-19页 |
2.1.2 在线交通仿真 | 第19-23页 |
2.2 交通生成模型研究 | 第23-24页 |
2.2.1 交通生成模型简介 | 第23页 |
2.2.2 实时交通生成方案 | 第23-24页 |
2.3 交通流分配理论简介 | 第24-26页 |
2.3.1 交通流分配模型分类 | 第24-25页 |
2.3.2 交通流分配理论应用 | 第25-26页 |
2.4 邻车查询研究 | 第26-30页 |
2.4.1 近邻查询 | 第26-28页 |
2.4.2 交通仿真中邻车查询 | 第28页 |
2.4.3 现有交通仿真系统常用邻车查询算法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在线微观交通仿真系统架构 | 第31-48页 |
3.1 架构设计原则 | 第31页 |
3.2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1-32页 |
3.3 在线微观交通仿真系统架构 | 第32-39页 |
3.3.1 总体架构 | 第32-34页 |
3.3.2 路网构建工具 | 第34-35页 |
3.3.3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 | 第35页 |
3.3.4 仿真控制交互系统 | 第35-37页 |
3.3.5 微观交通仿真节点系统 | 第37-39页 |
3.4 关键技术及问题解决方案 | 第39-46页 |
3.4.1 多系统集成技术 | 第40-41页 |
3.4.2 路网逻辑构建 | 第41-44页 |
3.4.4 实时交通生成 | 第44-45页 |
3.4.5 仿真性能优化 | 第45页 |
3.4.6 多微观模型支持 | 第45-46页 |
3.4.7 时间离散仿真 | 第46页 |
3.5 OMTSS架构特点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实时交通生成模型 | 第48-62页 |
4.1 实时交通生成问题定义 | 第48-50页 |
4.1.1 符号定义 | 第48-49页 |
4.1.2 问题定义 | 第49页 |
4.1.3 问题分析 | 第49-50页 |
4.2 交通数据观测区的交通生成模型 | 第50-55页 |
4.2.1 交通数据采集方式 | 第50-51页 |
4.2.2 交通数据观测站布设规则 | 第51-52页 |
4.2.3 交通数据观测站分类 | 第52-53页 |
4.2.4 交通数据观测站交通生成模型 | 第53-55页 |
4.3 实测数据观测盲区交通生成模型 | 第55-60页 |
4.3.1 观测盲区定义 | 第55-56页 |
4.3.2 基于平衡分配理论的观测盲区交通生成模型 | 第56-58页 |
4.3.3 基于历史仿真数据的观测盲区交通热点预估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基于颜色索引二叉树的邻车查询算法 | 第62-78页 |
5.1 邻车查询问题定义 | 第62-63页 |
5.2 邻车查询场景与传统算法可行性分析 | 第63-65页 |
5.2.1 查询场景描述 | 第63-64页 |
5.2.2 近邻查询可行性分析 | 第64-65页 |
5.3 基于颜色索引二叉树的邻车查询算法 | 第65-72页 |
5.3.1 算法思想 | 第65-66页 |
5.3.2 基于颜色索引二叉树存储数据结构 | 第66-69页 |
5.3.3 基于颜色索引二叉树的算法实现 | 第69-72页 |
5.4 邻车查询算法对比实验 | 第72-76页 |
5.4.1 实验设计 | 第73页 |
5.4.2 实验过程 | 第73-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在线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实现 | 第78-101页 |
6.1 路网构建工具 | 第78-81页 |
6.1.1 路网编辑 | 第78-80页 |
6.1.2 基础信息配置 | 第80-81页 |
6.1.3 数据格式适配 | 第81页 |
6.2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 | 第81-84页 |
6.2.1 交通流实时信息 | 第82-83页 |
6.2.2 交通控制实时信息 | 第83-84页 |
6.2.3 工作流程 | 第84页 |
6.3 仿真控制交互系统 | 第84-90页 |
6.3.1 实时交通信息交互 | 第85页 |
6.3.2 仿真计算资源管理 | 第85-87页 |
6.3.3 仿真进程管理 | 第87-89页 |
6.3.4 仿真进程展示 | 第89-90页 |
6.3.5 交通流状态评估 | 第90页 |
6.4 微观交通仿真节点系统 | 第90-98页 |
6.4.1 微观仿真模型 | 第90-94页 |
6.4.2 控制信息处理 | 第94-95页 |
6.4.3 仿真运算 | 第95-98页 |
6.5 数据库系统 | 第98-100页 |
6.5.1 实时信息数据库 | 第98-99页 |
6.5.2 仿真数据库 | 第99-10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七章 系统测试及仿真实验 | 第101-116页 |
7.1 系统性能测试 | 第101-102页 |
7.2 在线交通仿真实验 | 第102-115页 |
7.2.1 实验设计 | 第102-103页 |
7.2.2 路网编辑 | 第103页 |
7.2.3 实时交通信息 | 第103-106页 |
7.2.4 仿真实验过程 | 第106-112页 |
7.2.5 仿真数据分析 | 第112-115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八章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16-118页 |
8.1 工作总结 | 第116-117页 |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