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2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 国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 国内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四)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1.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19页 |
2.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二、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一) 相关基本概念 | 第21-25页 |
1. 轨道交通 | 第21-22页 |
2. 地铁 | 第22页 |
3. 突发事件 | 第22页 |
4. 地铁突发事件 | 第22-24页 |
5. 武汉地铁突发事件 | 第24-25页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6-27页 |
3.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第27页 |
4. 一案三制 | 第27-29页 |
三、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7页 |
(一) 武汉市地铁的建成情况以及近期规划 | 第29-30页 |
(二) 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第30-32页 |
1. 建立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 | 第30-31页 |
2. 地铁突发事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初步健全 | 第31页 |
3. 武汉地铁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已日趋完善 | 第31-32页 |
4. 武汉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处于日趋强化之中 | 第32页 |
(三) 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困难 | 第32-34页 |
1. 由环境因素带来的困难 | 第32-33页 |
2. 由复杂的设备系统带来的困难 | 第33页 |
3. 由人为因素带来的困难 | 第33-34页 |
(四) 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1. 应急预案的体系还不够完善 | 第34-35页 |
2. 预防、预警工作存在漏洞,危机忧患意识不强 | 第35页 |
3. 地铁建设发展的相应配套设施建立滞后 | 第35-36页 |
4. 在应急体制方面,管理人员缺乏经验 | 第36-37页 |
四、国外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分析 | 第37-43页 |
(一) 国外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具体实践 | 第37-40页 |
1. 日本东京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 第37-38页 |
2. 英国伦敦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 第38-40页 |
(二)国外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武汉地铁的启示 | 第40-42页 |
1. 成立协调有效的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制 | 第40页 |
2. 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 | 第40-41页 |
3.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 第41页 |
4. 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全力实施救援行动 | 第41-42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五、完善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 第43-50页 |
(一) 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建设方面 | 第43-45页 |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 第43-44页 |
2. 加强预案可操作性 | 第44页 |
3. 更新优化应急预案 | 第44-45页 |
(二) 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方面 | 第45-46页 |
1. 不断完善武汉地铁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 | 第45-46页 |
2. 加强武汉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专家委员会队伍建设 | 第46页 |
(三) 武汉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方面 | 第46-48页 |
1. 完善武汉地铁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系统 | 第46-47页 |
2. 建立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信息系统 | 第47页 |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 | 第47-48页 |
(四) 武汉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方面 | 第48-50页 |
1. 制定本市地铁安全法制法规 | 第48页 |
2. 加强武汉市民地铁安全知识的教育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