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8-3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1.1.1 全球化 | 第8-9页 |
| 1.1.2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 | 第9页 |
| 1.1.3 新东北现象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 第9-11页 |
| 1.1.4 大数据的兴起与数据化设计 | 第11页 |
| 1.2 研究范畴 | 第11-15页 |
| 1.2.1 收缩城市的概念研究 | 第12-13页 |
| 1.2.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3-15页 |
| 1.3 研究主旨、方法体系与框架思路 | 第15-19页 |
| 1.3.1 研究主旨、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方法体系 | 第16-19页 |
| 1.3.3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1.4 国内外收缩城市研究综述 | 第19-31页 |
| 1.4.1 国外收缩城市研究综述 | 第19-27页 |
| 1.4.2 国内收缩城市研究综述 | 第27-29页 |
| 1.4.3 综合评述与讨论 | 第29-30页 |
| 1.4.4 未来发展构想与趋势 | 第30-31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2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空间格局与类型划分 | 第32-55页 |
| 2.1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概况与空间分布 | 第32-39页 |
| 2.1.1 东北地区发展概况 | 第32-34页 |
| 2.1.2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识别 | 第34-35页 |
| 2.1.3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异规律 | 第35-39页 |
| 2.2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类型划分 | 第39-54页 |
| 2.2.1 类型学概念 | 第39-40页 |
| 2.2.2 收缩城市的类型划分研究基础 | 第40-43页 |
| 2.2.3 POI兴趣点与城市空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43页 |
| 2.2.4 基于空间设施布局等级的收缩类型划分 | 第43-5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3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空间问题与动力机制研究 | 第55-71页 |
| 3.1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空间问题初探 | 第55-62页 |
| 3.1.1 城市住区——空置、设施维护与服务水平 | 第55-57页 |
| 3.1.2 基础设施——维护更新、闲置浪费 | 第57-58页 |
| 3.1.3 城市景观环境——景观衰败 | 第58-60页 |
| 3.1.4 土地利用——废弃用地、土地闲置 | 第60页 |
| 3.1.5 分析与讨论 | 第60-62页 |
| 3.2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影响机制探讨 | 第62-70页 |
| 3.2.1 城市人口与城市收缩的关系研究 | 第62-65页 |
| 3.2.2 城市用地与城市收缩的关系研究 | 第65-68页 |
| 3.2.3 城市产业与城市收缩的关系研究 | 第68-69页 |
| 3.2.4 分析与讨论 | 第69-7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4 国际经验策略:兼谈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 第71-87页 |
| 4.1 英国城市收缩的经验与借鉴 | 第71-74页 |
| 4.1.1 英国城市收缩的研究基础 | 第71-73页 |
| 4.1.2 应对城市收缩的举措分析 | 第73页 |
| 4.1.3 政策实践后的弊端与不足 | 第73-74页 |
| 4.2 美国城市收缩的经验与启迪 | 第74-78页 |
| 4.2.1 美国城市收缩的背景 | 第74页 |
| 4.2.2 美国城市收缩的表现 | 第74-75页 |
| 4.2.3 应对城市收缩相关举措的提出 | 第75-78页 |
| 4.3 德国城市收缩的经验与借鉴启示 | 第78-81页 |
| 4.3.1 德国城市收缩的背景 | 第78页 |
| 4.3.2 德国城市收缩的表现 | 第78页 |
| 4.3.3 应对城市收缩的策略应对 | 第78-81页 |
| 4.4 国际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81-82页 |
| 4.5 针对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启示 | 第82-86页 |
| 4.5.1 宏观层面——政策框架的制定与管控 | 第82-84页 |
| 4.5.2 中观层面——产业体系的优化与重构 | 第84-85页 |
| 4.5.3 微观层面——空间规划与设计实施 | 第85-8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5 典型案例研究:以瓦房店市为例 | 第87-117页 |
| 5.1 城市收缩现状 | 第87-94页 |
| 5.1.1 城市基本概况 | 第87-89页 |
| 5.1.2 经济社会矛盾尖锐,城市空间问题突出 | 第89-94页 |
| 5.2 城市收缩探测与机制探讨 | 第94-106页 |
| 5.2.1 瓦房店市城市收缩程度与时间分布格局研讨 | 第94-101页 |
| 5.2.2 瓦房店市收缩动力机制分析 | 第101-106页 |
| 5.3 城市空间问题分析 | 第106-114页 |
| 5.3.1 城市住区问题 | 第106-109页 |
| 5.3.2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问题分析 | 第109-111页 |
| 5.3.3 瓦房店市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 第111-112页 |
| 5.3.4 景观环境问题研究分析 | 第112-114页 |
| 5.4 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 | 第114-11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25页 |
| 附录A 相关数据与图表 | 第125-137页 |
| 附录B 表格与图纸目录 | 第137-14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0-141页 |
| 致谢 | 第141-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