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1章“治愈系”青春文学概念界定 | 第15-20页 |
1.1 青春文学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2“治愈系”的含义和特点 | 第16-19页 |
1.2.1“治愈系”一词的来源与含义 | 第16-17页 |
1.2.2“治愈系”文化兴起的原因 | 第17-18页 |
1.2.3“治愈系”文化的特点 | 第18-19页 |
1.3“治愈系”青春文学的初步界定 | 第19-20页 |
第2章“治愈系”青春文学畅销书的发展概况 | 第20-30页 |
2.1“治愈系”文化在我国网络平台的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2.2“治愈系”文化在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第21-26页 |
2.3“治愈系”青春文学畅销书的出版概况 | 第26-30页 |
2.3.1 小说类 | 第27-28页 |
2.3.2 随笔类 | 第28-30页 |
第3章“治愈系”青春文学畅销书的治愈功能分析 | 第30-37页 |
3.1 人物的治愈功能——在故事中找寻自己 | 第30-32页 |
3.1.1 爱情中的自己 | 第30-31页 |
3.1.2 现实中的自己 | 第31-32页 |
3.1.3 理想中的自己 | 第32页 |
3.2 情感的治愈功能——在故事中产生共鸣 | 第32-34页 |
3.3 文字的治愈功能——在故事中得到力量 | 第34-37页 |
3.3.1 80 后“治愈系”作家的文字 | 第34-35页 |
3.3.2 90 后“治愈系”作家的文字 | 第35-37页 |
第4章“治愈系”青春文学畅销的原因分析 | 第37-44页 |
4.1 当代年轻人有被治愈的心理需求 | 第37-40页 |
4.1.1 对释放社会压力的需求 | 第37-39页 |
4.1.2 对缓解负面情绪的需求 | 第39-40页 |
4.2 网络时代的轻阅读趋势 | 第40-42页 |
4.2.1 阅读题材上的“轻” | 第40-41页 |
4.2.2 写作方式上的“轻” | 第41页 |
4.2.3 阅读时间上的“轻” | 第41-42页 |
4.3 出版社为作者量身定制营销策略 | 第42-44页 |
4.3.1 精心策划的地面营销 | 第42-43页 |
4.3.2 以微博为重点的网络营销 | 第43-44页 |
第5章“治愈系”青春文学畅销书的出版模式及对出版社的启示 | 第44-50页 |
5.1“治愈系”青春文学畅销书的出版模式 | 第44-47页 |
5.1.1 寻找“治愈系”作家,整合现有内容 | 第44页 |
5.1.2 配图清新文艺,用关键词引人注意 | 第44-45页 |
5.1.3 把握受众心理,实施针对性营销 | 第45-46页 |
5.1.4 趁热打铁,连续出版 | 第46-47页 |
5.2“治愈系”青春文学的畅销对出版社的启示 | 第47-50页 |
5.2.1 自媒体时代提高对网络原创内容的敏锐度 | 第47-48页 |
5.2.2 借助流行文化打造自己的畅销书品牌 | 第48页 |
5.2.3 坚持出版理念,生产有价值的内容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