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澳大利亚工党及其政治倾向 | 第17-25页 |
一、澳大利亚的政党制度 | 第17-19页 |
二、澳大利亚工党及其政治倾向 | 第19-25页 |
第二章 澳大利亚工党对华政策倾向的演变 | 第25-39页 |
一、澳大利亚工党对华政策的历史背景 | 第25-29页 |
(一)1949 年以前澳工党对华政策倾向 | 第25-26页 |
(二)1949 年至1972年期间的澳工党对华政策倾向 | 第26-29页 |
二、1972 年至1991年期间的澳工党对华政策倾向 | 第29-32页 |
(一)惠特兰时期(1972 年-1975 年):共筑友好合作新关系 | 第29-30页 |
(二)霍克时期(1983 年-1991 年):黄金时期结束走向务实 | 第30-32页 |
三、1991 年至2013年期间的澳工党对华政策倾向 | 第32-39页 |
(一)基廷时期(1991 年-1996 年):承前启后趋利务实 | 第32-34页 |
(二)陆克文时期(2007 年-2010 年):吁美制华由热转冷 | 第34-35页 |
(三)吉拉德时期(2010 年-2013 年):结束遏制理性务实 | 第35-39页 |
第三章 澳大利亚工党对华政策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1972-2013) | 第39-53页 |
一、影响澳大利亚工党对华政策倾向的内部因素 | 第39-43页 |
(一)国家利益的推动 | 第39-41页 |
(二)意识形态的差异 | 第41-42页 |
(三)政党的政治倾向 | 第42-43页 |
二、影响澳大利亚工党对华政策倾向的外部因素 | 第43-53页 |
(一)亚太地区格局的演变 | 第43-44页 |
(二)中国的外交战略及对澳外交政策 | 第44-47页 |
(三)澳美同盟关系的制约 | 第47-49页 |
(四)澳日同盟关系的影响 | 第49-50页 |
(五)中澳关系中的台湾因素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