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解耦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非线性理论发展第14-15页
    1.4 模糊智能PID控制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1.5 文章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电气系统的设计及动力学系统的建立第18-32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下肢康复机器人电气系统的设计第18-22页
    2.3 下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第22-29页
        2.3.1 机械腿模型第23-24页
        2.3.2 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第24-29页
    2.4 人机结合动力学方程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逆系统方法理论的动力学解耦及控制器设计第32-5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逆系统和伪线性原理第32-34页
        3.2.1 系统的可逆性及逆系统第32-33页
        3.2.2 伪线性系统第33-34页
    3.3 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系统的解耦证明第34-36页
    3.4 动力学模型伪线性系统的建立及动力学解耦第36-37页
    3.5 二阶线性控制器的设计第37-40页
    3.6 系统仿真验证第40-49页
        3.6.1 建模过程第40-46页
        3.6.2 仿真验证第46-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研究第50-64页
    4.0 引言第50页
    4.1 PID控制原理及特点第50-52页
    4.2 模糊控制算法原理及特点第52-53页
    4.3 模糊PID控制第53-54页
    4.4 PID控制器设计第54-55页
    4.5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55-59页
        4.5.1 模糊接口的设计第55-57页
        4.5.2 模糊规则的设计第57-59页
    4.6 具体仿真过程第59-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下肢康复机器人实验研究第64-75页
    5.1 电气系统的搭建第64-65页
    5.2 下肢康复机器人实验研究第65-68页
        5.2.1 髋关节限位角度标定实验第65-66页
        5.2.2 绝对位置编码器复位精度实验第66-67页
        5.2.3 大小腿长度与电动推杆电位计线性关系标定实验第67-68页
    5.3 康复机器人质量属性的测定第68-72页
    5.4 基于伪线性系统控制的轨迹跟踪实验第72-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姿态六自由度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工业机器人多目标寻优轨迹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