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脉冲激光环切打孔及打孔成形质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激光打孔的优势 | 第10-12页 |
1.3 激光打孔方式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1.4.1 激光冲击打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2 激光环切打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3 激光打孔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5 课题来源、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5.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激光打孔的机理 | 第18-28页 |
2.1 激光束的特性 | 第18-19页 |
2.2 激光打孔的过程 | 第19-21页 |
2.3 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 第21-25页 |
2.3.1 激光与普通材料的相互作用规律 | 第21-23页 |
2.3.2 激光与金属材料的相互作用规律 | 第23-25页 |
2.4 光致等离子体的形成及影响 | 第25-26页 |
2.4.1 光致等离子体的形成 | 第25页 |
2.4.2 光致等离子体的影响 | 第25-26页 |
2.5 激光环切打孔的原理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激光冲击与环切打孔过程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28-41页 |
3.1 温度场数值模拟方法 | 第28-29页 |
3.1.1 有限元简介 | 第28-29页 |
3.1.2 ANSYS软件介绍 | 第29页 |
3.2 激光打孔热分析基础 | 第29-32页 |
3.2.1 传热学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3.2.2 热传导控制方程 | 第30-31页 |
3.2.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3.3 激光冲击和环切打孔温度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3.3.1 激光冲击和环切打孔温度场模拟的流程 | 第32-33页 |
3.3.2 激光冲击和环切打孔温度场热源模型 | 第33-34页 |
3.3.3 激光冲击和环切打孔的有限元模型 | 第34-35页 |
3.3.4 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 | 第35页 |
3.4 激光打孔数值模拟结果 | 第35-39页 |
3.4.1 冲击打孔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3.4.2 环切打孔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3.4.3 孔廓、孔深、孔径的模拟结果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高温合金脉冲激光冲击及环切打孔实验研究 | 第41-72页 |
4.1 实验设备 | 第41页 |
4.2 检测设备 | 第41-42页 |
4.3 实验材料及材料的处理 | 第42-43页 |
4.4 实验方案 | 第43-44页 |
4.5 冲击打孔实验 | 第44-52页 |
4.5.1 脉冲能量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44-47页 |
4.5.2 重复频率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4.5.3 脉冲宽度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48-52页 |
4.5.4 辅助气体压力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2页 |
4.6 环切打孔实验 | 第52-68页 |
4.6.1 脉冲能量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4-57页 |
4.6.2 重复频率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4.6.3 脉冲宽度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4.6.4 辅助气体压力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61-64页 |
4.6.5 环切圈数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4.6.6 环切速度对微孔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65-68页 |
4.7 冲击打孔与环切打孔的比较分析 | 第68-70页 |
4.8 激光环切斜孔实验 | 第7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5页 |
5.1 总结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