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17-22页 |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职能 | 第17-18页 |
1.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17-18页 |
2.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 | 第18页 |
(二)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1.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 | 第19页 |
2.中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19页 |
3.增强德育力度和提高德育效度的必然选择 | 第19页 |
(三)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1.有助于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 第20页 |
2.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 第20-21页 |
3.有助于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 第21-22页 |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以B市四所中学为例 | 第22-30页 |
(一)调查样本 | 第22页 |
(二)调查目的 | 第22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22-23页 |
(四)调查内容 | 第23-30页 |
1.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 | 第23-24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第24-27页 |
3.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第27-30页 |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9页 |
(一)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1.个体意识偏差,自我教育匮乏 | 第30-31页 |
2.内容形式陈旧,教育教学乏力 | 第31-34页 |
3.家庭社会忽视,教育合力缺失 | 第34-35页 |
4.网络环境复杂,不良信息污化 | 第35-36页 |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39页 |
1.中学生思想稳定性差 | 第36页 |
2.学校教育的轻视与滞后 | 第36-37页 |
3.家庭教育的欠缺与薄弱 | 第37-38页 |
4.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 | 第38-39页 |
四、新形势下解决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 | 第39-49页 |
(一)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39-40页 |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 第39页 |
2.树立新型人才观念 | 第39-40页 |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 第40页 |
(二)革新教育手段,强化师资队伍 | 第40-42页 |
1.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 | 第41页 |
2.学科交叉整合,理论联系实际 | 第41-42页 |
3.凸显学生主体,提高教师素养 | 第42页 |
(三)重视家庭教育,发挥教育合力 | 第42-45页 |
1.纠正家庭教育误区,重视全面素质发展 | 第42-43页 |
2.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促进家校教育交流 | 第43-44页 |
3.隐性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 第44-45页 |
(四)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网络氛围 | 第45-49页 |
1.弘扬传统文化,营造社会氛围 | 第45-46页 |
2.优化网络信息渠道,提高教育时效性 | 第46-47页 |
3 净化网络资源,创建和谐教育环境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