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5 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5-16页 |
1.5.1 主要创新 | 第15页 |
1.5.2 主要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地方税主体税种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2页 |
2.1 地方税及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涵义 | 第16-18页 |
2.1.1 地方税的涵义 | 第16页 |
2.1.2 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涵义 | 第16-18页 |
2.2 地方税存在依据——财政分权理论 | 第18-20页 |
2.3 房产税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2.3.1 房产税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2.3.2 如何征收房产税的理论——Bahl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营改增”改革对地方税体系的影响 | 第22-31页 |
3.1 “营改增”的主要背景与推进状况 | 第22页 |
3.2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的主要影响 | 第22-31页 |
3.2.1 地方整体财政收支缺口加大 | 第22-24页 |
3.2.2 地方税税收结构改变,原有的主体税种收入规模下降 | 第24-30页 |
3.2.3 地方税收征管难度加大 | 第30-31页 |
第4章 国外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原则参考 | 第31-39页 |
4.1 美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 第31-32页 |
4.2 德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 第32-34页 |
4.3 日本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 第34-35页 |
4.4 加拿大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 第35-36页 |
4.5 国外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对我国地方税种选择的参考 | 第36-39页 |
4.5.1 构建地方主体税种的原则 | 第36-37页 |
4.5.2 构建地方主体税种的中央支持方面 | 第37页 |
4.5.3 我国地方税种选择与国外的区别性与共通性 | 第37-39页 |
第5章 我国地方主体税种选择建议 | 第39-52页 |
5.1 构建房产税为我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2页 |
5.1.1 房产税具有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基本特征 | 第39页 |
5.1.2 目前我国房产税税收收入情况及试点改革成效 | 第39-42页 |
5.2 我国目前房产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 第42-50页 |
5.2.1 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5.2.2 改革思路 | 第43-46页 |
5.2.3 改革后的房产税收入能力分析 | 第46-50页 |
5.3 房产税改革的配套措施 | 第50-52页 |
5.3.1 完善税收立法权 | 第50页 |
5.3.2 加强税收征管体系建设 | 第50-51页 |
5.3.3 完善房地产评估体系 | 第51-52页 |
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