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32页 |
第一节 称谓与界定 | 第10-14页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学术意义 | 第14-28页 |
一、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学术意义 | 第14-24页 |
二、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三位作家研究 | 第24-28页 |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第一章 约翰·契弗 | 第32-74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第一节 冷漠的评判者 | 第34-48页 |
一、城市生活——《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和《巨型收音机》 | 第34-40页 |
二、新英格兰的传统美德——《瓦普肖特纪事》 | 第40-48页 |
第二节 郊区生活的介入者 | 第48-67页 |
一、圣洁的郊区生活 | 第50-55页 |
二、寻找现实的出路——梦境 | 第55-62页 |
三、现实主义语境中的寓言故事——弹丸公园 | 第62-67页 |
第三节 被囚禁的灵魂——禁锢与自由 | 第67-74页 |
第二章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 第74-98页 |
引言 | 第74-76页 |
第一节 《麦田里的守望者》 | 第76-85页 |
一、碎片式的叙事 | 第77-79页 |
二、异化主题 | 第79-83页 |
三、语言 | 第83-85页 |
第二节 格拉斯故事系列 | 第85-98页 |
一、拼贴的情节 | 第87-90页 |
二、无法融合的少年智者——格拉斯一家 | 第90-93页 |
三、宗教的救赎 | 第93-98页 |
第三章 约翰·厄普代克 | 第98-134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第一节 《马人》——天国与尘世之间的挣扎与沉思 | 第99-104页 |
一、卡德威尔与客戎的共通 | 第100-101页 |
二、现实与神话的融合 | 第101-102页 |
三、天国与尘世的交接 | 第102-104页 |
第二节 《兔子四部曲》——用散文写成的史诗 | 第104-134页 |
一、《兔子,跑吧》——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 第105-111页 |
二、《兔子归来》——兔子的“教育”之旅 | 第111-119页 |
三、《兔子,富了》——个体与社会的融合 | 第119-127页 |
四、《兔子歇了》——兔子寻求之旅的终结 | 第127-134页 |
结论 | 第134-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0-152页 |
后记 | 第152-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