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动物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第14-19页
        1.1.1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简介第14-16页
        1.1.2 国际动物考古学研究进展第16-17页
        1.1.3 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进展第17-19页
    1.2 动物考古学研究揭示的主要家畜驯化和传播历史第19-26页
        1.2.1 狗和猪第20-21页
        1.2.2 黄牛和羊第21-23页
        1.2.3 马和鸡第23-26页
    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人类生业模式研究进展与问题第26-29页
        1.3.1 研究进展第26-28页
        1.3.2 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29-3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31-40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31-35页
        2.1.1 黑河流域第32页
        2.1.2 大通河流域第32-33页
        2.1.3 洮河流域第33页
        2.1.4 黄河上游谷地第33-34页
        2.1.5 青海湖盆地第34页
        2.1.6 柴达木盆地第34-35页
    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第35页
    2.3 采样遗址点介绍第35-38页
        2.3.1 c.5400~4500BP遗址第35-36页
        2.3.2 c.4500~3600BP遗址第36-37页
        2.3.3 c.3600~2000BP遗址第37-38页
    2.4 研究区动物地理区系划分第38页
    2.5 研究区自然植被区系划分及碳同位素研究第38-40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第40-50页
    3.1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第40-42页
        3.1.1 动物遗存鉴定材料第40页
        3.1.2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材料第40-42页
    3.2 研究方法第42-50页
        3.2.1 ~(14)C测年第42-43页
        3.2.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第43-47页
        3.2.3 稳定碳氮同位素重建古食谱第47-50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50-82页
    4.1 测年结果及分析遗址的相对文化序列第50-53页
    4.2 c.5400~4500BP出土动物种类及动物同位素结果第53-64页
        4.2.1 出土动物遗存概况第53-56页
        4.2.2 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第56-64页
    4.3 c.4500~3600BP出土动物种类及动物同位素结果第64-79页
        4.3.1 出土动物遗存概况第64-69页
        4.3.2 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第69-79页
    4.4 c.3600~2500BP出土动物种类第79-82页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5400~45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第82-92页
    5.1 c.5400~45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第82-85页
        5.1.1 山那树札遗址动物群第82-83页
        5.1.2 安达其哈遗址动物群第83页
        5.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第83-84页
        5.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与黄河上游其他地区对比分析第84-85页
    5.2 c.5400~45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第85-91页
        5.2.1 安达其哈动物食谱特征第86-87页
        5.2.2 山那树扎动物食谱特征第87-89页
        5.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第89-91页
    5.3 c.5400~45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4500~36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第92-105页
    6.1 c.4500~36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第92-96页
        6.1.1 宗日遗址动物群第92-93页
        6.1.2 金蝉口遗址动物群第93-94页
        6.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第94-96页
        6.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与黄河上游其他地区对比分析第96页
    6.2 c.4500~36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家畜饲养策略第96-104页
        6.2.1 宗日遗址动物食谱特征第97-98页
        6.2.2 金蝉口遗址动物食谱特征第98-100页
        6.2.3 黑水国遗址动物食谱特征第100-101页
        6.2.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第101-104页
    6.3 c.4500~36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方式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3600~20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第105-109页
    7.1 c.3600~20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第105-107页
        7.1.1 诺木洪文化动物群第105-106页
        7.1.2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第106-107页
    7.2 c.3600~20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第107-108页
    7.3 c.3600~20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小结第108-109页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历时性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第109-118页
    8.1 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变化第109-113页
        8.1.1 野生动物资源的变化第109-111页
        8.1.2 家畜数量结构的变化第111-112页
        8.1.3 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历时性变化第112-113页
    8.2 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的演变第113-117页
        8.2.1 狗和猪的食谱及饲养方式变化第113-116页
        8.2.2 羊和牛的食谱及饲养方式变化第116-117页
    8.3 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小结及原因探析第117-118页
第九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不同时间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第118-131页
    9.1 不同时间段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空间对比分析第118-124页
        9.1.1 c.5400~45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第118-119页
        9.1.2 c.4500~36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第119-122页
        9.1.3 c.3600~20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第122-124页
    9.2 各时间段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的区域对比分析第124-129页
        9.2.1 c.5400~4500BP不同地貌单元家畜食谱特征第124-126页
        9.2.2 c.4500~3600BP不同地貌单元家畜食谱特征第126-129页
    9.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不同时间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空间对比小结及原因分析第129-131页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第131-134页
    10.1 主要结果和结论第131-132页
    10.2 问题和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7-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双球相对位置的成像关系标定抛物折反射摄像机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