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信访法治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8页
一、信访概述第8-21页
 (一) 信访的概念和特征第8-10页
  1. 主体具有多样性第9-10页
  2. 信访受案范围具有广泛性第10页
  3. 信访形式具有多样性第10页
  4. 信访具有救济与监督的双重性第10页
 (二) 我国信访的现状与困境第10-14页
  1. 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第10-12页
  2. 当前我国信访面临的困境第12-14页
 (三) 我国目前保留信访制度的现实性与可行性第14-21页
  1. 关于信访制度的存废之争第14-16页
  2. 保留信访制度的现实性第16-19页
  3. 保留信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19-21页
二、信访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一) 人民主权第21-22页
 (二) 人民民主第22-23页
 (三) 社会安全阀第23-24页
 (四) 依法行政第24-25页
三、国外主要相关制度简介第25-31页
 (一) 瑞典、英国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第25-27页
  1.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第25-26页
  2. 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第26-27页
 (二) 德国的申诉委员会第27-28页
 (三) 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第28页
 (四) 法国的调解专员制度第28-31页
四、信访法治化制度建构建议第31-36页
 (一) 完善信访立法第31-33页
  1. 划分机构分工第31-32页
  2. 明确职责权限第32页
  3. 规范信访程序第32页
  4. 建立起具体的信访奖励制度第32-33页
 (二) 确立信访听证制度第33-34页
 (三) 建立律师介入信访机制第34页
 (四) 设立信访专员第34-36页
五、律师介入信访制度建构设想第36-42页
 (一) 律师介入信访的优势和作用第36-38页
 (二) 律师介入信访制度建构设想第38-42页
  1. 明确律师在信访中的身份和工作方式第38-39页
  2. 保障律师合法权利第39页
  3. 完善律师介入信访的相关立法第39-40页
  4. 辅以相关制度的配合第40-41页
  5. 设立律师信访专员第41-42页
六、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合作理念在行政决策听证中的具体化
下一篇:机动车尾号限行的行政法分析--以公物理论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