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行政决策听证论域下对合作理念的探析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合作理念要素的情境式分析 | 第11-16页 |
一、主体性要素:广泛且形式多样的公众参与 | 第11-12页 |
二、行为性要素:超越公、私主体的责任划分 | 第12-14页 |
三、目标性要素:以解决问题为阶段目标导向 | 第14-15页 |
四、价值性要素:信任20、宽容21与妥协贯穿始终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行政决策听证的“两人三足”模型 | 第16-19页 |
一、政府与公众“起点”相同 | 第17页 |
二、政府与公众互相依赖 | 第17-18页 |
三、政府与公众利益相交 | 第18页 |
四、政府与公众目标一致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合作理念在行政决策听证中具体化的意义 | 第19-23页 |
一、社会发展“减震”功能 | 第19-20页 |
二、多元利益平衡作用 | 第20-21页 |
三、夯实公共治理关系基础 | 第21-22页 |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具体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论冲突与现实障碍 | 第23-34页 |
第一节 理论层面:冲突与解决 | 第23-29页 |
一、行政决策权的归属? | 第23-25页 |
二、行政裁量权应受控制? | 第25-27页 |
三、决策结果的责任承担?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现实角度:障碍与跨越 | 第29-34页 |
一、组织惰性及资源瓶颈 | 第29-30页 |
二、急功近利式心态 | 第30-31页 |
三、量化泛滥之“架空”作用 | 第31-32页 |
四、公众组织的分散化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具体化的制度探索:规范评析、制度尝试 | 第34-45页 |
第一节 关于行政决策听证的规范评析 | 第34-37页 |
一、样本一:《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 | 第34-36页 |
二、样本二:《杭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事项实施开放式决策程序规定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合作理念在行政决策听证中具体化的制度尝试 | 第37-45页 |
一、公众需享有决策听证的程序启动权 | 第38页 |
二、听证代表结构以利益取向为分类基础,实现多样性、公平性 | 第38-40页 |
三、决策信息公平享有权 | 第40-41页 |
四、弱化决策草案的当然科学性,赋予公众提案权 | 第41-42页 |
五、强化反馈机制和说明理由制度 | 第42-43页 |
六、建立听证代表对决策事项的长效负责机制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