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微重力环境 | 第9-11页 |
1.2 实现微重力效应的装置 | 第11-14页 |
1.2.1 非轨道微重力 | 第11-12页 |
1.2.2 抗磁性磁悬浮 | 第12页 |
1.2.3 旋转式生物反应器 | 第12-13页 |
1.2.4 回转器 | 第13页 |
1.2.5 随机定位仪 | 第13-14页 |
1.3 微重力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 第14-16页 |
1.3.1 细胞对(微)重力的生物学响应 | 第14-15页 |
1.3.2 (微)重力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随机定位仪简介 | 第18-30页 |
2.1 随机定位仪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2.2 随机定位仪与回转器在模拟微重力效应方面的区别 | 第19-24页 |
2.2.1 单细胞生物 | 第19-21页 |
2.2.2 轮藻的假根 | 第21页 |
2.2.3 拟南芥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 第21-22页 |
2.2.4 果蝇的行为和基因的表达 | 第22页 |
2.2.5 哺乳动物细胞 | 第22-24页 |
2.3 随机定位仪模拟微重力效应的原理 | 第24-27页 |
2.4 随机定位仪的种类 | 第27-28页 |
2.5 随机定位仪模拟微重力效应的利弊 | 第28-30页 |
第3章 随机定位仪转速设置的理论研究 | 第30-46页 |
3.1 随机定位仪的转速 | 第32-35页 |
3.1.1 随机定位仪的最小转速 | 第32-34页 |
3.1.2 随机定位仪的最大转速 | 第34-35页 |
3.2 最小运行时间 | 第35-39页 |
3.3 Matlab模拟随机定位仪的运转 | 第39-43页 |
3.3.1 最大转速的筛选 | 第39-43页 |
3.3.2 运行时间 | 第43页 |
3.4 最小重力响应角与最小重力响应时间关系的确定 | 第43-46页 |
第4章 实验装置的参数确定及优化 | 第46-57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2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4.3 主要仪器 | 第46-48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4.4.1 材料处理 | 第48页 |
4.4.2 实验时间的确定 | 第48页 |
4.4.3 回转处理 | 第48-49页 |
4.5 实验现象 | 第49-52页 |
4.5.1 宏观现象 | 第49-50页 |
4.5.2 微观现象 | 第50-52页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4.6.1 根的偏移距离 | 第52-53页 |
4.6.2 淀粉粒的分布 | 第53-56页 |
4.7 讨论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