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1.1 超快等离激元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纳米尺度等离激元研究及应用概况 | 第12-18页 |
| 1.3 超快纳米尺度等离激元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 1.4 等离激元的实验表征方法 | 第22-24页 |
| 1.5 超快等离激元动力学过程及其控制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 1.7 论文工作安排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表面等离激元的相关理论 | 第29-53页 |
| 2.1 表面等离激元 | 第29-39页 |
| 2.1.1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 第30-36页 |
| 2.1.2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 第36-39页 |
| 2.2 超快等离激元动力学理论 | 第39-43页 |
| 2.2.1 单个谐振子 | 第41页 |
| 2.2.2 两个未耦合谐振子 | 第41页 |
| 2.2.3 两个耦合谐振子 | 第41-43页 |
| 2.3 超快等离激元控制理论 | 第43-49页 |
| 2.4 局域场的光电子辐射过程 | 第49-5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 第三章 金蝶形及线形纳米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53-73页 |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 3.2 金蝶形纳米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动力学研究 | 第54-67页 |
| 3.2.1 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描述 | 第54-57页 |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7页 |
| 3.3 纳米线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动力学研究 | 第67-71页 |
| 3.3.1 实验装置 | 第67页 |
| 3.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67-7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四章 金石门纳米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73-87页 |
| 4.1 引言 | 第73页 |
| 4.2 石门纳米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动力学研究 | 第73-84页 |
| 4.2.1 实验装置 | 第73-74页 |
| 4.2.2 结果和分析 | 第74-8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 第五章 金蝶形及银方块形纳米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控制研究 | 第87-109页 |
| 5.1 引言 | 第87-88页 |
| 5.2 银方块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控制研究 | 第88-91页 |
| 5.2.1 实验装置 | 第88页 |
| 5.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88-91页 |
| 5.3 金蝶形纳米结构中超快等离激元的控制研究 | 第91-106页 |
| 5.3.1 实验装置 | 第91-93页 |
| 5.3.2 蝶形纳米结构等离激元场控制的理论模拟方法 | 第93页 |
| 5.3.3 结果和分析 | 第93-10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9-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会议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