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山区小流域的概念 | 第13-14页 |
1.2.2 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3 小流域山洪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2章 滇东小流域山洪灾害特性 | 第21-29页 |
2.1 突发性强 | 第21-23页 |
2.2 危害性大 | 第23-26页 |
2.3 发生频次高 | 第26-27页 |
2.4 防御能力低 | 第27-29页 |
第3章 滇东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第29-41页 |
3.1 小流域山洪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 第29-33页 |
3.1.1 推理公式法 | 第29-30页 |
3.1.2 单位线法 | 第30页 |
3.1.3 经验公式法 | 第30-31页 |
3.1.4 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3.2 滇东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第33-41页 |
3.2.1 设计暴雨计算 | 第33-35页 |
3.2.2 产流计算 | 第35-36页 |
3.2.3 汇流计算 | 第36-38页 |
3.2.4 洪水位推求 | 第38-39页 |
3.2.5 基于DEM的淹没范围分析 | 第39-40页 |
3.2.6 山洪灾害损失评估 | 第40-41页 |
第4章 滇东典型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 第41-80页 |
4.1 典型山区小流域选择 | 第41页 |
4.2 板桥小流域概况 | 第41-46页 |
4.2.1 地理位置 | 第41-42页 |
4.2.2 自然概况 | 第42-44页 |
4.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4-46页 |
4.2.4 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 第46页 |
4.3 滇东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孕灾环境分析 | 第46-53页 |
4.3.1 气候因子 | 第46-47页 |
4.3.2 地形因子 | 第47-49页 |
4.3.3 土壤植被因子 | 第49-52页 |
4.3.4 河道及沟谷状况 | 第52-53页 |
4.4 板桥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 第53-80页 |
4.4.1 设计暴雨计算 | 第53-59页 |
4.4.2 产流计算 | 第59-64页 |
4.4.3 汇流计算 | 第64-67页 |
4.4.4 重点河段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 第67-69页 |
4.4.5 重点河段设计洪水位推求 | 第69-70页 |
4.4.6 基于DEM的淹没范围分析 | 第70页 |
4.4.7 小流域山洪灾害损失评估 | 第70-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4页 |
5.1 结论 | 第80-8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