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隧洞岩爆倾向性预测与预防措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岩爆机理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岩爆预测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3 岩爆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1-1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高地应力下岩爆判据的基础理论 | 第12-30页 |
2.1 岩爆的机理研究 | 第12-15页 |
2.1.1 强度理论 | 第12-13页 |
2.1.2 能量理论 | 第13-14页 |
2.1.3 冲击倾向理论 | 第14-15页 |
2.1.4 变形失稳理论 | 第15页 |
2.2 岩爆的影响因素 | 第15-22页 |
2.2.1 岩性对岩爆的影响分析 | 第16-17页 |
2.2.2 地应力对岩爆的影响分析 | 第17-19页 |
2.2.3 岩体结构和围岩等级对岩爆的影响分析 | 第19-20页 |
2.2.4 地形地貌对岩爆的影响分析 | 第20-21页 |
2.2.5 人为开挖对岩爆的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2.3 岩爆的发生判据及分级 | 第22-29页 |
2.3.1 基于强度理论的应力指标 | 第22-24页 |
2.3.2 基于物理力学特征的岩性指标 | 第24-25页 |
2.3.3 基于能量理论的判据 | 第25-27页 |
2.3.4 基于数学方法的岩爆预测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高应力隧洞岩爆倾向性预测及其描述 | 第30-46页 |
3.1 岩爆预测的必要性 | 第30页 |
3.2 工程地质概况 | 第30-32页 |
3.2.1 工程地质 | 第30-31页 |
3.2.2 隧道围岩条件评价和区域地应力 | 第31-32页 |
3.3 隧道岩爆倾向性预测 | 第32-45页 |
3.3.1 本构模型 | 第33页 |
3.3.2 物理力学参数 | 第33页 |
3.3.3 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3.3.4 隧道状态有限差分法分类 | 第34-35页 |
3.3.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43页 |
3.3.6 隧道全程岩爆倾向性预测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影响隧洞岩爆倾向性的岩石性质参数 | 第46-59页 |
4.1 影响岩爆倾向性的岩石性质参数 | 第46-48页 |
4.2 基于岩爆中岩石性质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48-55页 |
4.2.1 弹性模量的敏感性分析 | 第48-50页 |
4.2.2 黏聚力的敏感性分析 | 第50-52页 |
4.2.3 内摩擦角的敏感性分析 | 第52-55页 |
4.3 岩石性质参数的正交模拟试验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基于岩爆倾向性的岩爆预防措施分析 | 第59-65页 |
5.1 岩爆的控制原则 | 第59-60页 |
5.2 岩爆的预防措施分析 | 第60-61页 |
5.2.1 降低围岩应力 | 第60页 |
5.2.2 改善围岩性质 | 第60页 |
5.2.3 采用适当的支护 | 第60-61页 |
5.2.4 合理的隧道结构布置及施工工艺 | 第61页 |
5.3 不同岩爆状态的防治措施 | 第61-64页 |
5.3.1 弱岩爆的防治专项方案 | 第61-62页 |
5.3.2 中等岩爆的防治专项方案 | 第62-63页 |
5.3.3 强烈岩爆的防治专项方案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