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接收机空时干扰抑制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抗干扰技术历史与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基于自适应阵列的抗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GPS信号和干扰信号建模 | 第17-30页 |
2.1 GPS信号建模 | 第17-21页 |
2.1.1 概述 | 第17-18页 |
2.1.2 C/A码 | 第18-20页 |
2.1.3 导航电文 | 第20-21页 |
2.1.4 信号结构 | 第21页 |
2.2 干扰信号建模 | 第21-29页 |
2.2.1 调幅干扰 | 第22-25页 |
2.2.2 调频干扰 | 第25-29页 |
2.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原理 | 第30-43页 |
3.1 阵列信号建模 | 第30-33页 |
3.1.1 信号模型 | 第30-31页 |
3.1.2 空时处理基本结构 | 第31-33页 |
3.2 空时抗干扰实现机理与算法 | 第33-34页 |
3.2.1 空时抗干扰实现机理 | 第33-34页 |
3.2.2 空时自适应算法 | 第34页 |
3.3 自适应滤波的最优化准则 | 第34-36页 |
3.3.1 最大信干噪比准则 | 第35页 |
3.3.2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 第35页 |
3.3.3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 | 第35-36页 |
3.3.4 各准则之间的关系 | 第36页 |
3.4 空时抗干扰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3.5 空时自适应处理对有用信号的影响 | 第38-42页 |
3.5.1 空时处理造成信号失真的理论分析 | 第38-40页 |
3.5.2 空时处理造成信号失真实验验证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降维空时处理的GPS抑制算法 | 第43-58页 |
4.1 降维空时处理 | 第43-48页 |
4.1.1 降维空时处理基础模型 | 第43-45页 |
4.1.2 降维滤波方法 | 第45-48页 |
4.2 降维处理方法的改进 | 第48-52页 |
4.2.1 前向递推简化 | 第48-50页 |
4.2.2 后向综合器简化方法 | 第50-52页 |
4.2.3 简化降维处理方法 | 第52页 |
4.3 降维方法性能仿真 | 第52-57页 |
4.3.1 降维性能仿真 | 第53-54页 |
4.3.2 收敛性能仿真 | 第54-55页 |
4.3.3 抗干扰性能仿真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对角加载稳健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 第58-70页 |
5.1 对角加载背景 | 第58-61页 |
5.1.1 小快拍对空时抗干扰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58-59页 |
5.1.2 小快拍对空时抗干扰的影响仿真示例 | 第59-61页 |
5.2 对角加载值确定 | 第61-65页 |
5.2.1 固定值加载值方法 | 第61-62页 |
5.2.2 自适应对角加载值方法 | 第62-65页 |
5.2.3 对角加载方法 | 第65页 |
5.3 对角加载性能仿真 | 第65-68页 |
5.3.1 干扰抑制能力仿真 | 第65-66页 |
5.3.2 波束形成器信号性能仿真 | 第66-67页 |
5.3.3 波束形成器方位图仿真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