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经济生活》教学中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0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第7-8页
 (二) 相关研究现状第8-9页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9-10页
一、诚信及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意义第10-15页
 (一) 诚信及诚信意识的内涵第10-11页
  1. 诚信概念的源流及内涵第10-11页
  2. 诚信意识的内涵第11页
 (二)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意义第11-13页
  1.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第11-12页
  2. 有利于指导高中生有序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第12页
  3. 有利于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第12-13页
  4. 有利于为培养现代公民道德建立基础第13页
 (三) 《经济生活》教学在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上的特殊价值第13-15页
  1. 有利于学生了解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增强诚信观念第13-14页
  2. 有利于学生了解诚信的社会功能,践行诚信原则第14-15页
二、高中生诚信意识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第15-22页
 (一) 当前高中生诚信意识的现状调查第15-18页
  1. 调查目的第15页
  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第15页
  3. 高中生的诚信现状第15-18页
  4. 调查小结第18页
 (二) 高中生诚信意识现状的原因分析第18-22页
  1. 社会因素第18-19页
  2. 家庭及学生自身因素第19页
  3. 课堂教学中诚信教育薄弱第19-22页
三、《经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对策第22-32页
 (一) 挖掘教材中的"诚信"资源,渗透诚信认知第22-23页
 (二) 立足教材,加强信誉、信用和规则意识的教育第23-24页
  1. 开展信用与信誉知识的教育第23-24页
  2. 开展规则意识的教育第24页
 (三) 采用适宜教学方法,建构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课堂第24-29页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诚信情感第24-26页
  2. 开展讨论式教学,形成诚信真情第26-28页
  3. 采用案例教学,形成坚守诚信的强大动力第28-29页
 (四) 开展教学实践,将诚信意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第29-32页
  1. 开展体验式教学,深入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第29-31页
  2. 采用"走出去"战略,将诚信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第31-32页
结束语第32-33页
附录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专业养标准的研究
下一篇:高中哲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