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鲤TRIM47生物特性初步探究及SVCV感染斑马鱼转录组学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鲤春病毒血症研究进展第13-17页
        1.1.1 引言第13页
        1.1.2 SVC的流行特点第13-14页
        1.1.3 临床症状第14页
        1.1.4 SVCV概述第14-15页
        1.1.5 SVCV结构蛋白第15-17页
        1.1.6 SVCV检测方法第17页
    1.2 TRIM家族研究进展第17-23页
        1.2.1 引言第17-18页
        1.2.2 RING结构域第18-19页
        1.2.3 B-box结构域第19页
        1.2.4 Coiled-coil结构域第19-20页
        1.2.5 PRY/SPRY结构域第20页
        1.2.6 TRIM蛋白与天然免疫第20-21页
        1.2.7 鱼类TRIM家族第21-22页
            1.2.7.1 鱼类TRIM基因的多样性第21页
            1.2.7.2 鱼类TRIM的免疫活性第21-22页
        1.2.8 TRIM47研究进展第22-23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4-38页
    3.1 实验材料第24-28页
        3.1.1 毒株、细胞系、斑马鱼、鲤及不同发育时期的鲤胚胎第24页
        3.1.2 载体与质粒第24-25页
        3.1.3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25-26页
        3.1.4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制第26页
        3.1.5 主要缓冲液、溶液及其配制第26-27页
        3.1.6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7-28页
    3.2 实验方法第28-38页
        3.2.1 FHM细胞复苏第28页
        3.2.2 FHM细胞传代培养第28页
        3.2.3 FHM细胞冻存第28-29页
        3.2.4 SVCV感染FHM细胞第29页
        3.2.5 SVCV感染鱼体(鲤和斑马鱼)第29页
        3.2.6 总RNA的提取第29-30页
        3.2.7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0-31页
            3.2.7.1 鲤TRIM47的克隆与鉴定第30页
            3.2.7.2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30-31页
        3.2.8 细胞转染及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第31-32页
        3.2.9 荧光定量PCR实验第32-33页
        3.2.10 Western blot实验第33-34页
        3.2.11 病毒滴度测定实验第34页
        3.2.12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第34-35页
        3.2.13 转录组数据分析第35-37页
            3.2.13.1 差异基因筛选(DEGs)第35-36页
            3.2.13.2 差异基因的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第36-37页
        3.2.14 统计学方法第37-38页
4 实验结果第38-60页
    4.1 TRIM47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第38-46页
        4.1.1 TRIM47基因克隆载体构建第38-39页
        4.1.2 TRIM47序列分析第39-41页
        4.1.3 TRIM47组织分布及胚胎发育早期表达特性第41页
        4.1.4 SVCV感染后鲤TRIM47体外、体内表达谱特点第41-43页
        4.1.5 鲤TRIM47体外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第43-45页
        4.1.6 过表达TRIM47抑制SVCV复制第45-46页
    4.2 SVCV感染斑马鱼转录组分析第46-60页
        4.2.1 病毒检测第46-50页
        4.2.2 转录组测序及片段比对第50-51页
        4.2.3 差异表达基因及分析第51-52页
        4.2.4 差异基因聚类第52-53页
        4.2.5 差异基因GO功能分析第53-54页
        4.2.6 KEGG信号通路分析第54-55页
        4.2.7 SVCV感染后3’和5’可变剪接统计分析第55-57页
        4.2.8 RSAD2基因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及蛋白互作网络预测第57-58页
        4.2.9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第58页
        4.2.10 RSAD2可变剪接的验证第58-60页
5 讨论与结论第60-64页
    5.1 讨论第60-62页
        5.1.1 鲤TRIM47生物特性分析及功能初步探究第60-61页
        5.1.2 SVCV感染斑马鱼转录组分析第61-62页
    5.2 结论第62-64页
        5.2.1 鲤TRIM47生物特性分析及功能初步探究第62-63页
        5.2.2 SVCV感染斑马鱼转录组分析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附录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鱼TRIM32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乌鳢水泡病毒感染SSN-1细胞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