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及范围 | 第10-11页 |
1. 信息处理背景 | 第10页 |
2. 规范的背景 | 第10-11页 |
3. 研究的对象范围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信息处理技术背景的语言基础意义 | 第11-12页 |
2. 信息处理社会背景的实践操作意义 | 第12页 |
(三) 维吾尔人名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 维吾尔人名规范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维吾尔人名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3. 维吾尔人名信息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四) 论文组织结构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音译维吾尔人名规范的名缀研究 | 第16-29页 |
(一) 音译维吾尔人名名缀的译写现状 | 第16-20页 |
1. 维吾尔语词缀特点与音译人名的名缀界定 | 第16-17页 |
2. 音译名缀的译写现状 | 第17-20页 |
(二) 名缀译写现状的解读与建议提出 | 第20-25页 |
1. 约定俗成的习惯使然 | 第20-22页 |
2. 忽视实际维文等的一音多字特点 | 第22-23页 |
3. 名缀位置差异造成的用字不同 | 第23-24页 |
4. 区分男女性别用字的名缀特点 | 第24页 |
5. 强化以音节为单位的音译转写标准 | 第24-25页 |
(三) 音译维吾尔人名名缀规则库的建立 | 第25-29页 |
1. 音译维吾尔人名前名缀规则库 | 第25-26页 |
2. 音译维吾尔人名后名缀规则库 | 第26-27页 |
3. 男女名通用名缀规则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音译维吾尔人名规范的音节研究 | 第29-42页 |
(一) 维汉人名音节的结构与差异 | 第29-31页 |
1. 维汉音节特征的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2. 维吾尔语与汉语音节结构的不对称性差异 | 第30-31页 |
(二) 维吾尔人名的音节切分原则 | 第31-35页 |
1. 现代维吾尔语划分音节的方法 | 第31-32页 |
2. 维吾尔人名划分音节的原则规律 | 第32-35页 |
(三) 音译维吾尔人名音节的变化趋势 | 第35-42页 |
1. 音节长度范围确定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2. 人名音节数量的相关性对比 | 第36-38页 |
3. 简化音译音节和个别辅音的规范尝试 | 第38-42页 |
第四章 音译维吾尔人名规范的间隔号讨论 | 第42-48页 |
(一) 规范间隔号的问卷设计 | 第42-43页 |
1. 基本情况类 | 第42页 |
2. 生活困扰类 | 第42页 |
3. 实际应对类 | 第42页 |
4. 关注态度类 | 第42页 |
5. 倾诉建议类 | 第42-43页 |
(二) 规范间隔号的问卷结果展示 | 第43-45页 |
1. 间隔号问卷的实际调查情况 | 第43页 |
2. 间隔号于维吾尔族群众生活的影响 | 第43-44页 |
3. 对音译人名间隔号的应用态度 | 第44-45页 |
4. 音译间隔号带来的其他困扰 | 第45页 |
(三) 利于间隔号信息处理背景的相关解决建议 | 第45-48页 |
1. 解决间隔号"·"录入的规范性意识 | 第46页 |
2. 解决间隔号"·"输入方式的规范性行为 | 第46-47页 |
3. 解决间隔号"·"于网络信息环境的规范性必要 | 第47页 |
4. 解决间隔号"·"于民众生活的规范性担忧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2页 |
(一)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48-50页 |
1. 音译人名名缀部分研究总结 | 第48页 |
2. 音译人名音节部分研究总结 | 第48-49页 |
3. 音译人名间隔号"·"研究部分总结 | 第49-50页 |
(二) 未来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75页 |
附录1: 音译维吾尔人名前名缀规则库 | 第55-60页 |
附录2: 音译维吾尔人名后名缀规则库 | 第60-65页 |
附录3: 男女名通用名缀规则库 | 第65-67页 |
附录4: 维吾尔人名音节切分类型举例 | 第67-69页 |
附录5: (内地生活)维吾尔族人名间隔号应用的社会性调研问卷 | 第69-73页 |
附录6: 维吾尔人名汉字音译转写对音表 | 第73-74页 |
附录7: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