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创新点 | 第14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一、国外关于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的研究 | 第15-17页 |
二、国内关于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三、对国内外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的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制造业升级就业效应的理论评述 | 第20-25页 |
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20-22页 |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22-23页 |
三、劳动力就业理论 | 第23-24页 |
四、理论评述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25页 |
第三章 浙江省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现状和就业现状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划分依据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升级现状 | 第27-31页 |
一、制造业总产值及增长情况 | 第27-28页 |
二、制造业产值结构变动情况 | 第28-29页 |
三、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升级情况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浙江省制造业就业现状 | 第31-34页 |
一、制造业就业增长率 | 第31-32页 |
二、制造业人数占浙江省就业总人数的比重 | 第32页 |
三、制造业就业结构变动情况 | 第32-33页 |
四、制造业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解 | 第34-3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的机理分析 | 第38-43页 |
第一节 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概述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的形成机理 | 第39-43页 |
一、直接就业效应的形成机理 | 第39-40页 |
二、间接就业效应的形成机理 | 第40-42页 |
三、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的机理框架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3页 |
第五章 浙江省制造业就业吸纳力分析 | 第43-52页 |
第一节 以就业弹性衡量的直接吸纳能力 | 第43-47页 |
一、制造业整体的就业弹性 | 第44页 |
二、三种类型制造业的就业弹性 | 第44-45页 |
三、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就业弹性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间接吸纳能力 | 第47-52页 |
一、分析的数据来源和相关指标的计算 | 第47-49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2页 |
第六章 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52-57页 |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和变量、数据说明 | 第52-54页 |
一、模型构建 | 第52-53页 |
二、数据说明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对浙江省劳动力市场中“两难”问题的解析 | 第55-5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7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7-59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一、从产业升级角度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建议 | 第59-60页 |
二、从劳动力就业角度促进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