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SWOT视角下的吉利并购DSI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13页
第二章 跨国并购及SWOT理论第13-31页
    第一节 跨国并购理论第13-21页
        一、跨国并购概念第13-14页
        二、跨国并购的发展历史第14-15页
        三、跨国并购的动因和作用第15-18页
        四、跨国并购的风险第18-21页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SWOT分析第21-25页
        一、SWOT分析相关理论第21-22页
        二、SWOT四要素分析第22-25页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5-30页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25-27页
        二、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27-29页
        三、文献综述总结第29-30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吉利并购DSI案例过程第31-35页
    一、并购方吉利公司介绍第31页
    二、被并购方DSI公司介绍第31页
    三、吉利并购DSI过程及要点分析第31-35页
第四章 吉利并购DSI的优势分析第35-51页
    第一节 并购前吉利的优势分析第35-38页
        一、战略定位优势第35页
        二、市场优势第35-38页
    第二节 并购DSI中吉利优势第38-41页
        一、融资能力优势第38-39页
        二、跨国并购经验和人才优势第39-40页
        三、企业民营机制优势第40-41页
    第三节 并购DSI后吉利的优势拓展第41-50页
        一、增强核心竞争力第41-42页
        二、完善公司技术创新第42-43页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第43-47页
        四、扩张市场优势第47-49页
        五、提高并购运作经验第49-50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吉利并购DSI的劣势分析第51-58页
    第一节 并购前吉利公司的劣势第51-54页
        一、技术储备开发能力不足第51-52页
        二、自主研发成本大第52-54页
        三、低端形象致使汽车平均售价低第54页
    第二节 并购DSI中吉利的劣势第54-55页
        一、运作过程专业性不强第54页
        二、双方文化差异大第54-55页
        三、管理技能不足第55页
        四、跨国经营人才缺乏第55页
    第三节 并购DSI后吉利的劣势分析第55-57页
        一、亟需增强一线城市市场占有率第55-56页
        二、有待提升服务质量第56-57页
        三、公司宣传力度不够第5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吉利并购DSI的机会分析第58-65页
    第一节 并购前吉利公司行业机会第58-60页
        一、我国汽车市场战略机遇第58-59页
        二、金融危机机遇第59页
        三、国家政策支持第59-60页
    第二节 在并购DSI中吉利的机会第60-61页
        一、与DSI对接时机及时第60页
        二、目标公司破产降低并购成本第60-61页
        三、并购的协同效应第61页
    第三节 并购DSI后吉利的机会拓展第61-64页
        一、提升公司汽车品牌第61-62页
        二、提高公司汽车平均售价第62-63页
        三、积极实现协同效应第63页
        四、迎合中国汽车市场战略发展第63-64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七章 吉利并购DSI的威胁分析第65-72页
    第一节 并购前吉利公司的行业威胁第65-66页
        一、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第65-66页
        二、来自世界各地竞争对手的挑战和威胁第66页
    第二节 在并购DSI中吉利面临的威胁第66-68页
        一、国际环境中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威胁第66-67页
        二、国外政府对跨国并购进行监管第67页
        三、吉利跨国并购DSI能否有效消化吸收第67-68页
    第三节 并购DSI后对吉利威胁削弱影响第68-71页
        一、减小与国内竞争对手技术差距第68-69页
        二、缩减与国际汽车品牌的差距第69-70页
        三、积极整合消化吸收DSI第70-71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八章 我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若干启示第72-75页
    一、面对市场机会切忌盲目冲动,要明确公司的并购动机第72页
    二、并购前,要做到战略清晰,目标明确,决策理性第72-73页
    三、并购过程中,有效利用并购资源和机会,规避风险,专业高效的进行收购事宜第73页
    四、并购整合时,结合被并购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管理模式,避免出现管理上的冲突第73页
    五、并购后续过程,积极梳理双方关系,争取政府支持,重视文化融合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企关系、投资多元化与经济后果研究
下一篇: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