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轮辋厚度参数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轮对参数检测国内外现状 | 第11-14页 |
1.2.2 轮辋厚度检测国内外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参数检测方法 | 第18-29页 |
2.1 车辆轮对轮辋厚度参数定义 | 第18-19页 |
2.2 参数检测原理及系统 | 第19-22页 |
2.2.1 线结构光三角法检测原理 | 第19-20页 |
2.2.2 线结构光检测模型 | 第20-22页 |
2.3 轮辋厚度参数检测方法 | 第22-28页 |
2.3.1 参数检测方法 | 第22-24页 |
2.3.2 轮辋外端点位置计算 | 第24-25页 |
2.3.3 轮辋内端点位置计算 | 第25-26页 |
2.3.4 轮辋厚度参数计算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图像配准算法研究 | 第29-36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图像配准中的关键问题 | 第29-34页 |
3.2.1 图像配准简介 | 第29-30页 |
3.2.2 图像配准空间变换模型 | 第30-32页 |
3.2.3 配准板图案设计 | 第32-33页 |
3.2.4 求解变换矩阵 | 第33-34页 |
3.3 图像配准实现 | 第34-35页 |
3.3.1 图像插值 | 第34-35页 |
3.3.2 图像配准实现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轮对轮辋厚度参数检测方法实现 | 第36-51页 |
4.1 概述 | 第36-37页 |
4.2 图像采集 | 第37-42页 |
4.2.1 CCD 选型 | 第38-39页 |
4.2.2 激光光源选型 | 第39页 |
4.2.3 图像采集装置分析 | 第39-40页 |
4.2.4 图像采集视场分析 | 第40-42页 |
4.2.5 模型图像采集结果 | 第42页 |
4.3 摄相机标定 | 第42-45页 |
4.3.1 摄像机标定简介 | 第42-43页 |
4.3.2 摄像机标定中的坐标系 | 第43页 |
4.3.3 摄像机标定模型 | 第43-44页 |
4.3.4 摄像机标定算法 | 第44-45页 |
4.4 图像处理 | 第45-47页 |
4.5 参数计算 | 第47-50页 |
4.5.1 实际轮辋厚度参数计算 | 第47-49页 |
4.5.2 模拟轮辋厚度参数计算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实验设计及分析 | 第51-55页 |
5.1 概述 | 第51页 |
5.2 图像配准精度实验分析 | 第51-53页 |
5.3 摄像机标定精度验证 | 第53页 |
5.4 参数计算精度验证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5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