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法治·人权--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法理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论 | 第17-37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8-2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三、研究创新 | 第25-30页 |
四、研究方法、路径选择和论证构图 | 第30-37页 |
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期的社会治理 | 第37-50页 |
第一节 社会结构变迁 | 第37-41页 |
第二节 社会资本重塑 | 第41-45页 |
第三节 社会矛盾化解 | 第45-50页 |
一、国家理性设计协同社会建设推进 | 第45-46页 |
二、政府管理变革协同市场发展完善 | 第46-47页 |
三、公民权利发展协同国家治理创新 | 第47-50页 |
第二章 社区矫正制度的社会正义分析 | 第50-62页 |
第一节 民主治理:社区矫正的公正性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权利法治:社区矫正的权威性 | 第53-57页 |
第三节 参与合作:社区矫正的高效化 | 第57-62页 |
第三章 社区矫正制度的惩戒理性 | 第62-88页 |
第一节 刑罚执行改革的目标 | 第62-69页 |
一、刑罚执行的人性化 | 第62-65页 |
二、刑罚执行的科学化 | 第65-67页 |
三、刑罚执行的法治化 | 第67-69页 |
第二节 社区矫正制度的根本动因 | 第69-76页 |
一、人性的再认识 | 第69-71页 |
二、刑事政策目标的实现 | 第71-74页 |
三、制度协同的社会控制 | 第74-76页 |
第三节 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衡平 | 第76-81页 |
一、社会治理的秩序安全 | 第77-78页 |
二、个体自由的权利保护 | 第78-80页 |
三、安全与自由的平衡 | 第80-81页 |
第四节 社区矫正制度的功能设计 | 第81-88页 |
一、改善刑罚理性 | 第81-84页 |
二、促进社会和解 | 第84-86页 |
三、增进公共福利 | 第86-88页 |
第四章 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机制的法治化 | 第88-143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主体的规范化建设 | 第88-116页 |
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主体 | 第89-95页 |
二、社区矫正执法相关主体 | 第95-102页 |
三、社区矫正管理协调主体 | 第102-106页 |
四、社区矫正工作参与主体 | 第106-116页 |
第二节 社区矫正类型的制度化反思 | 第116-124页 |
一、缓刑犯的社区矫正 | 第116-118页 |
二、假释犯的社区矫正 | 第118-120页 |
三、管制犯的社区矫正 | 第120-121页 |
四、暂予监外执行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 | 第121-122页 |
五、劳动教养管教人员的社区矫正 | 第122-124页 |
第三节 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的现状评估 | 第124-132页 |
一、适用前调查评估机制制约性欠缺 | 第124-126页 |
二、奖惩机制法律性质模糊 | 第126-128页 |
三、外出审批机制效能发挥不足 | 第128-129页 |
四、担保机制类型和规范不健全 | 第129-131页 |
五、宣告机制流于形式化 | 第131-132页 |
第四节 社区矫正机制设计中的不足 | 第132-136页 |
一、被害人法律身份“缺位” | 第133-134页 |
二、社区组织法律职能“错位” | 第134-135页 |
三、司法所监督权能“不到位” | 第135-136页 |
第五节 社区矫正法治化的建设路径 | 第136-143页 |
一、社区服刑人员权利的法治化 | 第137-138页 |
二、社区矫正主体地位的法治化 | 第138-140页 |
三、社区矫正管理程序的法治化 | 第140-143页 |
第五章 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机制的法治化 | 第143-162页 |
第一节 人权事业发展促进服刑人员权利 | 第144-146页 |
一、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法治化 | 第144-145页 |
二、服刑人员权利保护依赖于人权司法保障 | 第145-146页 |
第二节 矫治制度规范化保护服刑人员权利 | 第146-149页 |
一、刑事政策“以人为本”的制度化 | 第146-148页 |
二、权利“法治之下”的规范化 | 第148-149页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增益完善服刑人员权利 | 第149-162页 |
一、个体社会资本的重建:家庭 | 第149-152页 |
二、个体社会资本增益:劳动和教育 | 第152-155页 |
三、制度社会资本的重建:社区发展 | 第155-159页 |
四、制度社会资本的增益:合作与信任 | 第159-162页 |
第六章 法治中国建设下的社区矫正 | 第162-180页 |
第一节 福利社会建设中的社区矫正 | 第162-170页 |
一、社会民主是社区矫正惩戒的政治道德基础 | 第163-165页 |
二、社会自由是社区矫正惩戒的法治理性目标 | 第165-167页 |
三、公共福利是社区矫正惩戒的社会正义要求 | 第167-170页 |
第二节 法治社会变革中的社区矫正 | 第170-176页 |
一、权利保护的宪法化 | 第170-173页 |
二、机制建设的法治化 | 第173-175页 |
三、人权保护体系的开放化 | 第175-176页 |
第三节 风险社会治理中的社区矫正 | 第176-180页 |
结论 | 第180-190页 |
一、社区矫正制度嵌含变革期法治治理 | 第180-181页 |
二、社区矫正制度正义推进人权法治建设 | 第181-186页 |
三、开放性权利发展推动社区矫正完善 | 第186-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202页 |
附录 | 第202-21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相关论文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