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光纤布拉格光栅与长周期光纤光栅 | 第12-17页 |
1.2.1 光纤布拉格光栅 | 第13-14页 |
1.2.2 长周期光纤光栅 | 第14-17页 |
1.3 金属化光纤和光纤光栅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17-23页 |
1.3.1 金属化光纤 | 第17-19页 |
1.3.2 金属化光纤布拉格光栅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19-22页 |
1.3.3 金属化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22-23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4.1 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金属化对光纤布拉格光栅谐振谱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25-43页 |
2.1 金属化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光学基础 | 第25-31页 |
2.1.1 弱导光纤中的基模 | 第25-27页 |
2.1.2 光纤布拉格光栅模式耦合理论 | 第27-31页 |
2.2 金属化过程中的应力对光纤布拉格光栅谐振谱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31-41页 |
2.2.1 FBG的应力响应特性 | 第31-34页 |
2.2.2 金属化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对FBG谐振谱的影响 | 第34-38页 |
2.2.3 不同应变状态下,FBG谐振谱变化的理论分析 | 第38-4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镍金属化过程对光纤布拉格光栅谐振谱特性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43-63页 |
3.1 化学镀镍磷结合电镀镍光纤光栅原理及方法 | 第43-48页 |
3.1.1 预处理 | 第44页 |
3.1.2 化学镀Ni-P | 第44-45页 |
3.1.3 电镀Ni | 第45-48页 |
3.2 实验 | 第48-51页 |
3.2.1 化学镀 | 第48-49页 |
3.2.2 电镀 | 第49-51页 |
3.3 分析 | 第51-54页 |
3.3.1 内应力来源分析 | 第52页 |
3.3.2 温度对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52-54页 |
3.4 金属化光纤光栅过程中的应力控制 | 第54-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镍金属化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力与高温响应特性 | 第63-76页 |
4.1 MFBG的温度传感特性 | 第63-65页 |
4.1.1 MFBG在温度变化时的热应力 | 第63页 |
4.1.2 MFBG的热应变 | 第63-64页 |
4.1.3 MFBG温度传感灵敏度 | 第64-65页 |
4.2 MFBG的均匀轴向拉力响应特性 | 第65-71页 |
4.2.1 理论与数值分析 | 第65-68页 |
4.2.2 MFBG轴向拉力传感灵敏度 | 第68-69页 |
4.2.3 实验 | 第69-70页 |
4.2.4 分析 | 第70-71页 |
4.3 MFBG的高温传感特性 | 第71-75页 |
4.3.1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4.3.2 MFBG高温传感实验及分析 | 第73页 |
4.3.3 MFBG热处理及热处理后高温实验 | 第73-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抗弯曲镍金属化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 | 第76-93页 |
5.1 LPFG理论基础 | 第77-82页 |
5.1.1 三层圆波导中的包层模和辐射模 | 第77-78页 |
5.1.2 LPFG的模式耦合理论 | 第78-79页 |
5.1.3 LPFG的谐振波长 | 第79-80页 |
5.1.4 LPFG的温度、应力与环境折射率响应特性 | 第80-82页 |
5.2 化学镀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其退化问题的解决 | 第82-85页 |
5.2.1 实验 | 第82-84页 |
5.2.2 化学镀Ni-P对LPFG谐振谱影响的分析 | 第84-85页 |
5.3 电镀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其退化问题的解决 | 第85-88页 |
5.3.1 实验 | 第85-86页 |
5.3.2 电镀对LPFG谐振谱的作用分析 | 第86-87页 |
5.3.3 预应力法电镀LPFG | 第87-88页 |
5.4 MLPFG的温度响应特性研究 | 第88-91页 |
5.4.1 实验 | 第88-90页 |
5.4.2 分析 | 第90-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3-96页 |
6.1 基本内容总结 | 第93-94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94-95页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