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关于种粮大户的界定研究 | 第10-11页 |
1.3.2 关于种粮大户规模经营的理论综述 | 第11-12页 |
1.3.3 关于种粮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4 种粮大户面临的困境研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5.2 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开封市种粮大户的基本状况 | 第17-28页 |
2.1 种粮大户的界定 | 第17页 |
2.2 种粮大户的特征 | 第17-21页 |
2.2.1 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 第17-18页 |
2.2.2 年龄以中年人为主 | 第18页 |
2.2.3 户均劳动人口 1-3 人居多 | 第18-19页 |
2.2.4 种粮大户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 第19-20页 |
2.2.5 种粮大户经营信心不足 | 第20-21页 |
2.3 种粮大户的需求 | 第21-24页 |
2.3.1 技术需求 | 第21-22页 |
2.3.2 合作需求 | 第22-23页 |
2.3.3 组织化需求 | 第23页 |
2.3.4 政策需求 | 第23-24页 |
2.4 种粮大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评价 | 第24-28页 |
2.4.1 补贴效果不理想 | 第24-26页 |
2.4.2 补贴方式不尽合理 | 第26-27页 |
2.4.3 补贴额度有待提高 | 第27-28页 |
3 开封市种粮大户生产经营行为 | 第28-35页 |
3.1 经营缘由 | 第28页 |
3.2 经营规模 | 第28-30页 |
3.3 经营方式 | 第30-31页 |
3.3.1 雇工和租赁农机是生产管理的主要方式 | 第30页 |
3.3.2 专业种粮与兼业经营参半 | 第30页 |
3.3.3 粮食大多直接出售给社会粮商 | 第30-31页 |
3.3.4 生产要素单独购买是主要渠道 | 第31页 |
3.4 经营收益 | 第31-35页 |
3.4.1 不同种粮主体生产收益比较 | 第31-32页 |
3.4.2 不同规模生产收益比较 | 第32-35页 |
4 开封市种粮大户面临的问题 | 第35-39页 |
4.1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 第35页 |
4.2 种粮成本上涨过快 | 第35-36页 |
4.3 粮食价格波动 | 第36页 |
4.4 种粮风险大,相关保险缺失 | 第36-37页 |
4.5 土地承包经营不稳定 | 第37页 |
4.6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第37-39页 |
5 促进开封市种粮大户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9-43页 |
5.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硬件条件 | 第39页 |
5.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贷款机制,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 第39页 |
5.3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降低种粮风险 | 第39-40页 |
5.4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及种粮补贴政策 | 第40-41页 |
5.4.1 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 第40页 |
5.4.2 完善种粮补贴政策,向种粮大户倾斜 | 第40-41页 |
5.5 提高种粮大户的组织化程度 | 第41-42页 |
5.5.1 积极发展种粮大户合作组织 | 第41页 |
5.5.2 促进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发展 | 第41-42页 |
5.5.3 积极引导种粮大适度规模经营 | 第42页 |
5.6 积极培育职业粮农继承人 | 第42-4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3-44页 |
6.1 总结 | 第43页 |
6.2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