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土的流变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泥石流的定义 | 第10-13页 |
| 1.2.2 土石流的组成与类型 | 第13页 |
| 1.2.3 泥石流流变特性的测试方法 | 第13-16页 |
| 1.3 尾矿流变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3.1 天然土与尾矿的比对分析 | 第16-17页 |
| 1.3.2 尾矿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3.3 尾矿流变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1.4.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2 尾矿颗粒分析与流变特性试验装置 | 第22-34页 |
| 2.1 尾矿及其分类 | 第22-24页 |
| 2.1.1 尾矿及分类 | 第22-23页 |
| 2.1.2 原尾矿定名指标颗粒测试设备 | 第23-24页 |
| 2.2 泥石流流变特性测测试设备与方法 | 第24-28页 |
| 2.2.1 测试设备 | 第24-27页 |
| 2.2.2 各种流变设备的比较 | 第27-28页 |
| 2.3 尾矿流变特性试验装置 | 第28-33页 |
| 2.3.1 尾矿流变特性测试原理 | 第28-29页 |
| 2.3.2 尾矿流变特性测试装置 | 第29-32页 |
| 2.3.3 尾矿流变特性测试步骤 | 第32-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尾矿流变特性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4页 |
| 3.1 概述 | 第34页 |
| 3.2 尾矿流变试验 | 第34-37页 |
| 3.2.1 试验尾矿样的制备及其性质 | 第34-36页 |
| 3.2.2 试验方案 | 第36页 |
| 3.2.3 试样制备与试验过程 | 第36-37页 |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 3.3.1 尾矿种类对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3.2 尾矿粒径对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3.3 矿浆浓度对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3.4 剪切速率对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 4 尾矿流变模型的选择 | 第44-56页 |
| 4.1 泥石流体流变模型 | 第44-48页 |
| 4.2 宾汉流变模式 | 第48-51页 |
| 4.3 流变参数的影响因素 | 第51-54页 |
| 4.4 尾矿流变模型的选择 | 第54-5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尾矿流变特性的定量研究 | 第56-62页 |
| 5.1 宾汉模型 | 第56页 |
| 5.2 屈服应力 | 第56-58页 |
| 5.2.1 浆体浓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 5.2.2 特征粒径对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 5.3 黏度 | 第58-59页 |
| 5.3.1 浆体浓度对黏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5.3.2 特征粒径对黏度的影响 | 第59页 |
| 5.4 不同矿种的宾汉模型系数 | 第59-6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