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第2章 贾樟柯电影中城镇影像的视听语言表达 | 第11-23页 |
2.1 贾樟柯电影中的画面语言 | 第11-17页 |
2.1.1 贾樟柯电影中的长镜头 | 第11-15页 |
2.1.2 贾樟柯电影中的影调 | 第15-16页 |
2.1.3 松散随意的构图 | 第16-17页 |
2.2 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 | 第17-23页 |
2.2.1 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戏曲的混搭 | 第18-20页 |
2.2.2 喧嚣嘈杂的环境音效 | 第20-21页 |
2.2.3 方言对白——还原人物自然真实的生活状态 | 第21-23页 |
第3章 城镇影像的三个维度 | 第23-31页 |
3.1 记忆中迅速消亡的城镇 | 第23-24页 |
3.2 现实中毫无秩序的城镇空间 | 第24-26页 |
3.3 隐喻中超现实的城镇 | 第26-31页 |
3.3.1 《站台》中城墙的内涵隐喻 | 第27页 |
3.3.2 《三峡好人》中的超现实的表现手法 | 第27-28页 |
3.3.3 《天注定》中的动物隐喻 | 第28-29页 |
3.3.4 《山河故人》中多种意象的隐喻 | 第29-31页 |
第4章 人物情感精神与城镇空间的关系 | 第31-39页 |
4.1 逃离与回归中的“故乡人” | 第31-34页 |
4.2 压抑与反叛的“边缘人” | 第34-36页 |
4.3 寻找与慰藉中的“小城人” | 第36-39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