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改变点的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历史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带变点的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带变点软件可靠性建模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软件可靠性 | 第19-21页 |
2.1.1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3 软件可靠性度量参数 | 第20-21页 |
2.2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结果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2.3 可靠性中的变点问题 | 第22-23页 |
2.3.1 变点问题概述 | 第22页 |
2.3.2 可靠性中的变点问题 | 第22-23页 |
2.4 本文的三种变点模型的建模拟合步骤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广义似然比的变点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24-33页 |
3.1 基本建模思想 | 第24页 |
3.2 广义似然比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3.2.1 控制图概述 | 第24-25页 |
3.2.2 广义似然比的理论概述 | 第25页 |
3.2.3 广义似然比的建立 | 第25-26页 |
3.3 模型提出 | 第26-28页 |
3.3.1 基本定义与假设 | 第26-27页 |
3.3.2 指数分布的GLR模型 | 第27-28页 |
3.4 实验分析 | 第28-32页 |
3.4.1 实例验证 | 第28-31页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EM方法的隐马尔科夫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33-48页 |
4.1 基本建模思想 | 第33页 |
4.2 隐Markov链相关理论 | 第33-39页 |
4.2.1 HMM的定义及其组成 | 第33-34页 |
4.2.2 HMM的基本假设 | 第34页 |
4.2.3 HMM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 第34-35页 |
4.2.4 HMM模型三个基本问题的对应解决办法 | 第35-39页 |
4.3 模型提出 | 第39-43页 |
4.3.1 软件失效的隐Markov模型 | 第39-40页 |
4.3.2 参数估计及模型选择 | 第40-43页 |
4.4 实验分析 | 第43-47页 |
4.4.1 实例验证 | 第43-46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B样条的隐马尔科夫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48-56页 |
5.1 基本建模思想 | 第48页 |
5.2 B样条基本理论 | 第48-50页 |
5.2.1 B样条曲线的定义及性质 | 第48-50页 |
5.3 模型提出 | 第50-52页 |
5.3.1 基于均匀B样条的密度估计 | 第50-51页 |
5.3.2 基函数系数估计 | 第51-52页 |
5.4 实验分析 | 第52-55页 |
5.4.1 实例验证 | 第52-54页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