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概念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第一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第19-20页 |
一、课程标准中有关“写作”和“教材编写”的规定 | 第19-20页 |
二、课程标准对教材写作部分编写的启示 | 第20页 |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一、现代认知学习观 | 第20-21页 |
二、人本主义学习观 | 第21-22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两版本教材写作部分概览 | 第23-43页 |
第一节 人教版教材写作部分概览 | 第23-33页 |
一、人教版教材概观 | 第23-26页 |
二、教材编写理念 | 第26页 |
三、写作部分总体结构介绍 | 第26-33页 |
四、写作部分的主要特点 | 第33页 |
第二节 冀教版写作部分概览 | 第33-43页 |
一、冀教版教材概观 | 第33-36页 |
二、教材编写理念 | 第36页 |
三、写作部分总体结构介绍 | 第36-42页 |
四、写作部分的主要特点 | 第42-43页 |
第三章 两版本教材写作部分的比较 | 第43-63页 |
第一节 写作部分与课程标准的关联情况比较 | 第43-46页 |
一、写作部分与课程写作目标的契合度比较 | 第43-45页 |
二、写作部分与教材编写建议的关联度比较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写作指导的比较 | 第46-53页 |
一、写作话题引导的比较 | 第46-50页 |
二、写作知识指导的比较 | 第50-52页 |
三、写作示例编排的比较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写作训练的比较 | 第53-63页 |
一、写作数量与分布的比较 | 第54-55页 |
二、写作类型的比较 | 第55-58页 |
三、写作主题的比较 | 第58-60页 |
四、写作文体的比较 | 第60-63页 |
第四章 冀教版教材写作部分编写与使用建议 | 第63-70页 |
第一节 冀教版教材写作部分编写建议 | 第63-67页 |
一、提高教材写作部分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 | 第63-64页 |
二、建立符合农村学生特点的写作能力发展序列 | 第64页 |
三、注重写作知识的合理编排,强化文体意识 | 第64-65页 |
四、重视实用文体的指导和训练,增加网络环境下的写作内容 | 第65-66页 |
五、关注体现时代精神的写作主题,丰富写作示例 | 第66页 |
六、增加话题作文的数量,丰富微型写作的形式 | 第66-67页 |
第二节 冀教版教材写作部分使用建议 | 第67-70页 |
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补充必要的写作知识和示例 | 第67-68页 |
二、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外资源,促进写作资源丰富化 | 第68页 |
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作文修改和评价环节的指导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131页 |
附录一 | 第75-82页 |
附录二 | 第82-91页 |
附录三 | 第91-100页 |
附录四 | 第100-107页 |
附录五 | 第107-110页 |
附录六 | 第110-123页 |
附录七 | 第123-128页 |
附录八 | 第128-131页 |
后记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