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二、村民自治等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一) 村民自治的概念及特点 | 第14-16页 |
1. 村民自治的概念 | 第14-15页 |
2. 村民自治的特点 | 第15-16页 |
(二) 村民自治的内容 | 第16-17页 |
1. 民主选举 | 第16页 |
2. 民主决策 | 第16页 |
3. 民主管理 | 第16-17页 |
4. 民主监督 | 第17页 |
(三) 文中其他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1. 新常态 | 第17页 |
2. 城镇化 | 第17-18页 |
三、L镇村民基本情况分析 | 第18-25页 |
(一) L镇的基本情况 | 第18页 |
1. L镇概述 | 第18页 |
2. 多元化的新农村 | 第18页 |
(二) L镇农村调查具体情况及数据分析 | 第18-25页 |
1. 被调查村民的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2. 被调查村民对村民自治的态度 | 第22-23页 |
3. 被调查村民对现行“四个民主”方面的评价 | 第23-25页 |
四、L镇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5-32页 |
(一) 民主选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5-26页 |
1. 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真正参与民主选举的较少 | 第25页 |
2. 人口外流严重,民主选举缺少乡村精英和女干部候选人 | 第25-26页 |
3. 各种问题频出,选举难度加大 | 第26页 |
(二) 民主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28页 |
1. 村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缺乏参与决策的动力 | 第26-27页 |
2. 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单一,行政化指令强 | 第27页 |
3. 决策缺乏民主,缺乏具体规范和有力保障 | 第27-28页 |
(三) 民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29页 |
1. 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民主管理缺少物质基础 | 第28页 |
2. 村委会功能弱化,民主管理难以落实到位 | 第28-29页 |
3. 民主管理主体能力不高,管理水平不高 | 第29页 |
(四) 民主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9-30页 |
1. 缺少主动监督,监督主体地位缺失 | 第29-30页 |
2. 缺乏有效监督,监督主体能力不足 | 第30页 |
(五) 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2页 |
1. 民主要求两级分化,对村民自治的期望大不相同 | 第30页 |
2. 政府投入建设和指导不够,村民自治缺乏有效范围内的指导 | 第30-31页 |
3. 缺少民主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四个民主”缺乏民主 | 第31-32页 |
五、基于L镇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 第32-39页 |
(一) 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 | 第32-33页 |
1.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好村民自治的大方向 | 第32页 |
2. 坚持依法办事,做好村民自治法律保障 | 第32-33页 |
(二)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第33-34页 |
1.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村民自治提供基础保障 | 第33页 |
2. 转变思维方式,提高致富能力,吸引人才回流 | 第33-34页 |
3.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解决村民参与自治后顾之忧 | 第34页 |
(三) 加强对村民的自治能力的培养 | 第34-35页 |
1. 加强文化教育建设,培育本土精英 | 第34页 |
2. 加大对村民自治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村民自治的法律思维 | 第34页 |
3. 加大对村民的民主意识教育,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 第34-35页 |
(四) 摆正乡镇政府、村两委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35-36页 |
1. 要摆正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解决“四个民主”中两者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2. 要理顺乡镇和村委会关系,解决“四个民主”中两者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3. 要理顺乡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效果 | 第36页 |
(五) 创造村民自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 第36-37页 |
1. 培育好的制度环境,保障村民自治有效开展 | 第36-37页 |
2. 培育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 第37页 |
(六) 强化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 第37-39页 |
1. 做好村内监督制约,从根源上强化监督 | 第37-38页 |
2. 疏通信访渠道,保证监督权利施行 | 第38-39页 |
六、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