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协同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第10-13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第11-13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4-21页
    2.1 协同技术创新第14-15页
    2.2 高技术企业成长理论第15-17页
    2.3 企业能力理论第17-19页
        2.3.1 企业能力理论第17页
        2.3.2 企业能力第17-19页
    2.4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第19-21页
第三章 协同技术创新与成长绩效关系理论分析第21-28页
    3.1 协同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第21-22页
    3.2 协同技术创新与企业能力第22-25页
        3.2.1 企政协同技术创新与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第22-23页
        3.2.2 企研协同技术创新与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第23-24页
        3.2.3 企企协同技术创新与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第24-25页
    3.3 企业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第25-27页
        3.3.1 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第25-26页
        3.3.2 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第26-27页
    3.4 企业能力的中介效应第27-28页
第四章 协同技术创新、企业能力、成长绩效量表设计第28-35页
    4.1 协同技术创新量表设计第28-30页
        4.1.1 企政协同技术创新模式测量第28-29页
        4.1.2 企研协同技术创新模式测量第29-30页
        4.1.3 企企协同技术创新模式测量第30页
    4.2 企业能力量表设计第30-32页
        4.2.1 吸收能力测量第30-31页
        4.2.2 技术创新能力测量第31-32页
    4.3 高技术企业成长绩效测量第32-33页
    4.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第33-35页
        4.4.1 问卷设计第34页
        4.4.2 问卷的结构第34-35页
第五章 协同技术创新与成长绩效关系实证分析第35-51页
    5.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第35-37页
    5.2 测评指标信度与效度检验第37-40页
        5.2.1 指标的信度检验第37-38页
        5.2.2 指标的效度检验第38-40页
            5.2.2.1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8页
            5.2.2.2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38-40页
    5.3 测评指标分析第40-41页
    5.4 协同技术创新与成长绩效关系检验第41-48页
        5.4.1 企政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检验第41-43页
        5.4.2 企研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检验第43-44页
        5.4.3 企企协同与成长绩效关系检验第44-46页
        5.4.4 协同技术创新与企业能力、成长绩效的进一步检验第46-47页
        5.4.5 企业能力中介作用检验第47-48页
    5.5 协同技术创新与成长绩效假设检验汇总与讨论第48-51页
        5.5.1 协同技术创新对成长绩效的影响分析第49页
        5.5.2 协同技术创新对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第49-50页
        5.5.3 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成长绩效的影响分析第50-5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第51-54页
    6.1 研究结论第51页
    6.2 管理启示第51-53页
    6.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4页
附录A第64-6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启发式算法的云计算负载均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