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11页 |
1.2.2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3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模式 | 第12-14页 |
1.2.4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 | 第14-15页 |
1.3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仿真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电动汽车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2.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方法 | 第17-18页 |
2.2 多代理系统与电动汽车 | 第18-21页 |
2.2.1 基于Agent的复杂适应系统建模方法 | 第18-19页 |
2.2.2 多代理系统在电动汽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2.3 JADE多代理仿真平台简介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仿真系统 | 第23-43页 |
3.1 电动出租车充电行为仿真模型 | 第23-30页 |
3.1.1 分布式仿真机制 | 第24-25页 |
3.1.2 代理模型及代理之间的交互机制 | 第25-30页 |
3.2 电动出租车代理行为决策模型 | 第30-40页 |
3.2.1 Q学习算法概述 | 第30-32页 |
3.2.2 状态空间描述 | 第32页 |
3.2.3 行为决策空间描述 | 第32-34页 |
3.2.4 两种行为收益函数的模型 | 第34-35页 |
3.2.5 模型比较分析 | 第35-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充电电价变化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 | 第43-51页 |
4.1 充电电价策略灵敏度分析 | 第43-46页 |
4.1.1 分时充电电价策略 | 第43-44页 |
4.1.2 修改为峰谷两段式电价策略 | 第44-45页 |
4.1.3 修改为尖峰平谷四段式电价策略 | 第45-46页 |
4.2 充电站电价变化灵敏度分析 | 第46-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充电站选址问题分析 | 第51-59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51-52页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充电站选址布局模型 | 第52-55页 |
5.3 充电站选址布局方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55-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9页 |